7月26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对外通报的全省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
上半年,全省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140.55亿元,增长10.7%。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增长91.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9%,增速比全国高4.9个百分点,排全国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26.77亿元,利润总额401.31亿元,增长35.1%。
上半年,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8%,增速较上月大幅提高6.3个百分点,比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0.7个百分点,比全国工业投资平均水平(3.3%)高6.5个百分点。
其中,非电工业投资增长8.1%,较上月大幅提高9.4个百分点,扭转了今年前5个月持续下滑的不利局面;电力工业投资增长17%。
全省工业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省工业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重点行业发展总体良好。
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1个行业增长,8个行业下降。15个行业增幅在10%以上。
烟草制品行业继续巩固回升,增加值增长4.6%,较去年同期提高2.0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速1.2个百分点;
电力行业增长贡献突出,上半年累计17.4%,比一季度提高2.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6.9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速3.0个百分点;
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增长91.6%,拉动规上工业增速1.6个百分点;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总体平稳较快增长,增长14.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稳中趋缓,增长8.2%;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1%,增速较2018年加快3.5个百分点,高于规上工业19.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
从州市运行情况来看,多数州市较快增长。
12个州市实现两位数增长并超过全省平均水平,4个州市增幅在10%以下,其中,大理增长8.6%,玉溪增长8.2%,昆明增长7.0%,德宏增长3.5%。
尽管稳中有升,但全省工业依然面临着企业融资难、部分重点行业出现下行风险、部分重点州市离全年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等问题。
以融资为例,上半年,在企业生产经营业务较快扩张的同时,金融机构规模管控压力加大,信贷政策收缩。
6月底,全省工业贷款余额4765.41亿元,占全省贷款余额比重回落至16.7%,比年初减少76.47亿元,其中,采矿业减少50.66亿元,制造业减少88.22亿元,只有电力行业比年初增加62.41亿元。
下一步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增强风险意识,着力在“抓增量、稳存量、保要素、防风险”下功夫,努力争取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继续抓好企业用煤、用电、用气、运输等生产经营要素协调保障,组织实施好“3个100”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突出抓好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同时,继续优化卷烟生产组织、抓好项目投产纳规、培育产业扩增量、强化金融赋能,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变化,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监测分析和预警预判能力,打好工业经济攻坚战。
全省工业投资情况
分州市看
上半年,7个州市工业投资实现正增长,9个州市负增长。
与上月增速环比,版纳、临沧、曲靖、红河、楚雄增速大幅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临沧、曲靖、红河扭负为正;昭通、玉溪、文山增速下滑10个百分点以上,其中玉溪由正转负。
分行业看
占比较高的20个行业中14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有11个行业增速超过15%。
烟草制品业增长55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67.5%、汽车制造业增长62.0%、医药制造业增长45.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8.7%、非金属矿制品业增长26.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1.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5.8%。
1-6月,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云南中烟、红云红河易地技改项目,玉昆钢铁、仙福钢铁产能置换技改项目,云南白药、隆基股份二期等一大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有色行业大理鹤庆其亚铝业、文山富宁神火铝业项目等部分投资体量大的重大工业项目入统。
下一步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以“产业、企业、项目”为切入点,查找问题、补齐短板、落实措施,从抓考核、抓项目、抓招商、抓融资、抓服务、抓统计等六方面入手,压实工业投资目标责任、全力抓好重大工业项目、继续强化工业招商引资、多渠道着力破解融难问题、加强协调做好基础工作,力争完成年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