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借埋母案给大家推荐了毒药君的心头好。
结果就在同一天,微博上又爆出了江苏保姆闷死老人的案子。
死者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
真正令人害怕的细节,是保姆在案发过后的反应。
据家属介绍,这位保姆在案发后一直表现得镇定自若,多次否认杀害老人的事实。
直到得知家里有监控,才不再狡辩。
保姆将受害者蒙头,随后在胸口坐了20分钟致其死亡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安排老人后事的过程中,保姆至始至终镇定自若的态度。
根据报道,在给老人换寿衣的过程中,她曾说出“不要慌,我送走了很多人,这个我懂”的话。
结合她在这起案件的所作所为,话语背后的联想空间简直不要太丧心病狂。
从后续的报道来看,凶手和受害者一家认识,并且当初选择当保姆,是自己毛遂自荐。
这起悲剧,给越来越追求便利生活的我们敲响了警钟。
它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
对你使坏的也许并非素昧平生的陌生人,而是那些你所谓的熟人。
这让我想起近期看过的一部新片,故事也是关于保姆,但对方却把毒手伸向了孩子……
温柔之歌
Chanson douce
看过小说的朋友,对这部翻拍片的质量赞不绝口。
因为是法语片,据说首映的时候,当地人看得倒抽一口凉气。
影片从一个极其普通的中产家庭切入。
电影开头,一位名叫米莉亚姆的年轻母亲,因为疲于应付龙凤胎带来的困扰。
重压之下,正处于崩溃和爆发的边缘。
自从生了小孩以后,米莉亚姆就再没出过远门。
不甘于此的她,终于在某天找丈夫保罗商量,提议给家里找一位保姆,好让自己解放重归职场。
丈夫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还有些不乐意,选择装傻搪塞。
但拗不过妻子的他,最终还是选择照办。
两人发布了招聘广告,让有相关意象的人来家里面试。
刚开始来的一批人,因为种种原因,都无法满足夫妻俩的要求,直到——
一个名叫路易丝的中年女子进入二人视线。
乍一看,这位和前面的面试者并无二致。
但很快,一些细节就向夫妻二人展示出路易丝的专业性。
除了丰富的照看履历,路易丝还有一个“特技”:
在没看到婴儿的情况下,仅凭隔壁房间的响动,就能判断出孩子的状态。
加上路易丝和孩子们无缝贴合的友好互动,让保罗一家无形之中,对这位应聘者产生了好感。
此情此景,让保罗夫妇心里乐开了花。
他们以为,自己找来了一位好保姆。
从敬业程度来看,路易丝的确配得上这个称呼。
在她的帮助下,原本凌乱的家,都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
小年轻夫妻生活频繁,喜欢随意乱丢的衣物,她帮忙归类整理。
小孩有浪费食物的坏毛病,她负责矫正。
听说公园里有孩子抢雇主家公子的玩具?
当面抢回来不说,顺带把“只是孩子”论者呛得哑口无声。
这种事无巨细的照料,不但让夫妻二人找回了年轻时的激情。
更关键的是,路易丝的照料,也被街坊邻居看在眼里。
夸赞,自然少不了。
如此种种,都让米莉亚姆进一步确信,自己请来的保姆,歪瑞靠谱儿。
随着时间累积,保罗夫妇获得的私人时间越来越多。
相应的,留给路易丝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
久而久之,对方在正常工作日外,还要担负起夜间照看的职责。
而从夫妻俩的表现来看,他们已经渐渐接纳了路易丝。
仿佛,她已经成为了家中的一分子。
有时,保罗夫妇甚至会邀请路易丝一同参加家庭聚会。
除了端菜做饭的那个人是她以外,酒桌上的气氛,别人不说,你都很难辨别出路易丝的身份。
但慢慢的,米莉亚姆在路易丝身上发现了一些令她说不出来的、也不好称其为重大过失,但就是感觉哪里不对劲的异样感。
比如,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强度之下,路易丝不但没有抱怨,反倒将上工时间越提越早。
早到天刚蒙亮,她就出现在了雇主家(路易丝声称是年老少眠所致)。
连米莉亚姆初次撞见都被吓一跳。
又比如,刚才讲过,路易丝纠正了孩子偏食、浪费的习惯。
但对于过期食物,她却有着近乎执着的节俭。
尽管米莉亚姆明令禁止再这么干,而她也照做了。
但脸上的表情已经传达了路易丝的真实情绪,这是她和米莉亚姆一家心生芥蒂的开端。
上面这些,还只是被米莉亚姆撞到的。
没撞到的时候(外出工作),路易丝和孩子的互动也在变质。
拿躲猫猫这件事儿来说,大人一般不会成心为难小孩,让对方找不到犯急。
路易丝却是很认真在玩,认真到让看过这一幕的人,直言从画面中感受到了惊悚。
此外,片中还通过一些三方视角,显示了米莉亚姆和丈夫,在保姆到来后的逐渐缺席。
幼儿园的老师告诉米莉亚姆,自己的长女因为和同伴发生争执产生肢体冲突。
尽管这是很小的一个插曲,不过从母亲茫然无措的反应来看,由于保姆照顾得太周到,对于女儿的最新动向,她已经开始表现得信息脱节。
而这,给路易丝拉拢小孩留下了空子。
在夫妻无法监管到的时区,利用和孩子的独处时间,路易丝慢慢向大女儿灌输一种“你妈妈还会要三胎”的观念。
路易丝之所以提出这种观念,是为了让小孩明白,自己会一直照顾这个家庭。
仿佛,这种关系没有终点。
但事实上,体验过照料二胎生活的米莉亚姆,早已断了这个念想。
此外,利用孩子和自己建立的信任感,在“主人家的东西也是我的东西”的指导方针下,路易丝的行为开始越来越放肆。
先是不顾小孩身体的耐受程度,给孩子化妆,让保罗勃然大怒。
之前本来已经因为过期食物的问题,让路易丝心生不爽。
保罗那句“化完妆的女儿像妓女”,更是让路易丝怀恨在心。
为了报复这家“不懂得感恩”的白眼狼。
利用保罗一家出游的机会,路易丝决定给好好给他们上一课。
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她在雇主家彻底放飞自我,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
限制级画面下,让观众看到了这个女人的真实嘴脸。
另外,路易丝还虚伪地在保罗一家回来前,将现场还原成出行前的样子,让对方有负罪感。
但,真实的路易丝,正在以保罗夫妻意想不到的方式进行入侵。
期间比较严重的一次是米莉亚姆儿子手臂上的瘀伤。
尽管路易丝用肩膀上同样的伤痕,把锅甩给了大女儿(也的确是女儿咬的)。
但实际上,这个瘀痕的幕后黑手,正是路易丝一口造成!
关于路易丝扭曲性格的成因,片中交代的信息并不多。
观众只能从其早年被剥夺女儿抚养权,和离婚后一直单身,且财政拮据的情况,看到其悲惨的境遇。
而在这种境遇下生活的人,如果仍旧保有欲望,其实是很可怕的事。
影片用日本浮世绘的章鱼,和与保罗的身体接触,以及路易丝对保罗夫妻缠绵过的床垫的迷恋,来暗示这种被压抑的欲望。
当这种欲望不被满足,无辜的小孩,就成了其发泄的对象。
最终,米莉亚姆后来决定把小孩送到公立托管机构,是压垮路易丝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一行为,彻底点燃了路易斯的怒火。
当悲剧来临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也许这出悲剧的罪魁祸首来自路易斯。
但别忘了,当初把小孩交到这个恶魔手上的,正是米莉亚姆和她的丈夫。
他们何错之有?
其实,这和对错无关,但他们的问题,在于太过相信路易丝。
倘若人人都可通过相由心生来甄别善恶,那有何来“知人知面不知心”一说呢?
而这出关于保姆的悲剧,其实侧面也反映了现代女性面临的诸如丧偶式育儿,和落后养育观等问题。
如何在理想和家庭间平衡,应该反思的,也绝不应该只是女性。
影片的结局,是对整个社会和制度的拷问,沉重而发人深省。
讲完这部电影,毒药君当然不是号召大家不要雇佣保姆。
毕竟,时代变了,现代的快节奏生活,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给我们更充分的时间去兼顾我们在乎的东西。
但与此同时,高效也未必意味着安全。
路易丝们的存在,是我们无法做到彼此信任的关键。
这样的保姆,在“善良”面具的伪装下,留着是隐患,不留,又会让我们花更多时间进行筛选。
如何选择,可能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迷思。
书名:《小龙门》
作者:妩冰
关键词:现代 家庭
简介:聚焦孩子“幼升小”过程中需要面临的多面问题
有版权合作意向者欢迎来电垂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