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 年底所有道路将不再出现垃圾桶!出门别忘带垃圾袋

2019-08-27   中国蓝新闻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8月27日讯(中国蓝融媒体中心 新蓝网编辑报道)8月15日,新修改的《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垃圾分类,杭州接下来要有哪些新动作?

8月26日,记者从杭州市城管局市容环境卫生保障中心了解到,杭州要逐步减少垃圾的“落地量”,逐步做到“垃圾不落地”。

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今年年底前,所有沿街商铺都要把原本放在店门口的垃圾桶撤回;

第二,今后,逐步减少街头的果壳箱数量。

资料图\\视觉中国

到今年年底,沿街商铺都要撤桶入户,杭州所有道路上将不再出现容量为240升的标准垃圾桶。

撤桶入户,以后沿街商铺怎么丢垃圾?

今后,公共区域的商铺垃圾收运,杭州主要考虑采取三种方式

一是杭州已经在试行的垃圾清洁直运“音乐线”。

资料图\\视觉中国

2015年8月,武林商圈开始实施垃圾清洁直运“音乐线”,这条垃圾清运范围设在武林商圈,涵盖了武林路、百井坊巷等商户集中地共设置多个直运停置点,每个停置点都划了清洁直运接驳车位。

垃圾直运的时间都安排在下午,清洁直运车在停置点会停留一段时间,同时播放音乐,沿线商家听到音乐后可以直接将垃圾投放到垃圾车内。

现在杭州有部分商圈、主要街道都实施了这种垃圾清运方式。

资料图\\视觉中国

第二种模式是定时上门收运,像沿线商铺比较集中,而商铺垃圾量又比较少的,就会考虑采用这种收运方式。

此外,杭州还会考虑根据实际情况,固定一些点位,让商铺来定点投运垃圾。

资料图\\视觉中国

杭州街头果壳箱减少,市民、游客怎么扔垃圾?

现在杭州基本上每隔一二百米就能找到一个果壳箱,但根据杭州“垃圾不落地”的要求,过多的果壳箱也会对垃圾“四分三化”造成影响。

今后杭州街头的果壳箱除了保留十字路口、公交车站等重要节点,也将考虑逐步减少。

这也就意味着,今后大家出门可不能想丢垃圾就丢垃圾了,最好随身带个垃圾袋,可以先将垃圾带在身上,等看到果壳箱或回到家里再扔掉

资料图\\视觉中国

垃圾分类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在我国十几年的推行过程中,不愿分、不会分、不能有效回收等问题让垃圾分类难以真正落地,下面这些国家在解决上述问题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日本

设垃圾分类最严格标准

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要求最严格的国家之一,但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

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这一阶段,日本的家庭垃圾主要根据是否能焚烧分为不燃垃圾和可燃垃圾。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再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及填埋空间的减少,减少垃圾产生量日益受到重视,垃圾分类也增加了更多品类。

如今,日本垃圾分类越发细致、复杂。以东京都涩谷区为例,家庭垃圾被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和大件垃圾四大类,各大类继续细分,例如资源垃圾分为矿泉水瓶、玻璃瓶、纸、铝罐、铁罐等。而且,每种垃圾要按规定时间放在指定地方,丢弃大件物品还需另付费用。如果未按规定分类或未在指定时间投放垃圾,垃圾将会被退回。

不仅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在小城市甚至农村地区,垃圾分类一样有条不紊,甚至更为复杂。记者曾走访的德岛县上胜町,在日本以垃圾分类细致而著称,2016年的分类高达51种。

日本垃圾分类的历史是法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从1900年的《污物清扫法》到1954的《清扫法》,再到1970年的《废弃物处理法》,2000年的《循环性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法律经过了多次修订。

德国

打造全球领先垃圾分类回收体系

德国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其垃圾循环利用率达65%左右,包装行业可达到80%以上。

在德国垃圾回收利用的整个链条,两个关键环节起到重要作用:一是如何教育民众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二是分类回收的垃圾如何进行专业处理再利用。

自20世纪初,德国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从最初的垃圾不分类,至眼下的5类生活垃圾,德国民众接受了近百年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

从幼儿园阶段起,德国小朋友就要培养垃圾分类丢弃的习惯。到了小学,垃圾分类是课本内容,学校会系统性教导学生垃圾分类知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

记者在柏林实地探访,发现每一户或每一栋住宅楼都有分门别类的垃圾桶。生活垃圾可大致分为五类:有机垃圾、包装垃圾、纸类、玻璃类和混合类垃圾。如果不按照分类丢弃垃圾,垃圾回收企业会拒收桶内垃圾。

在后期处理阶段,欧绿保集团承担了柏林市政部分垃圾处理的工作。对于有机垃圾、纸类、玻璃类等生活垃圾,以及特种的有害垃圾,企业会通过不同车队进行分类收集、专项运输送往不同种类的处理厂处理。

企业专业处理垃圾后,可以将有生产价值的原材料提取出来,向各产业针对性销售。据统计,德国垃圾回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25万,每年的营业额达500亿欧元,约占全国经济产出的1.5%。

新西兰

分错垃圾会被“警告”

资料图\\视觉中国

垃圾分类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分错垃圾该如何解决?

2017年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出台一项规定,对垃圾错误分类会进行警告甚至拒收垃圾。

垃圾运输车会在规定时间到不同街区集中收取垃圾。垃圾桶监督员会提前对可回收垃圾桶进行检查,如果其中不可回收垃圾的比例没超过10%,垃圾车会收走垃圾,但会在垃圾桶上放置橙色警告标识;如果比例超过10%,或其中含有尿布、有毒废物、液体、电线等,监督员就会在垃圾桶上放置红色标识,垃圾车将拒收垃圾。

回访显示,这一措施有效改善了垃圾分类的状况。

(本文综合钱江晚报、新华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