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江西宜丰县深山中的的原国营长青机械厂,军工代号“206厂”,生产高射炮瞄准具等设备的车间建在山洞中。1992年,长青机械厂整体迁往宜春市。
1966年5月10日,根据国家计委、国防工办1966年5月7日《关于高射炮武器建设方案的批复》,第五机械工业部等单位正式确定国营长青机械厂建在当时的宜丰县双峰公社东坝。
宜丰县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南麓,境内大部分是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多座,山高林密。
206厂始建于1966年,是江西三线建设的代表之一,实现了当年批复、当年设计、当年建厂。
建厂伊始,206厂陆续从497厂(重庆望江机械厂)、447厂(包头第二机械厂)、617厂(包头第一机械厂)、618厂(北京北方机械厂)、847厂(西安)、127厂(齐齐哈尔)、674厂(哈尔滨)、636厂(长春)等老厂调入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
厂区建在东坝山沟内约四公里的范围内,两个产品车间设在五个并列的山洞中,洞门之间相距50米左右,洞底部横向贯通,洞上方有通风管道。洞门设计要求不但防火防弹,还可抵核爆炸冲击。
1969年,国营长青机械厂生产的首批样机“五七”电传系统和“三七”瞄准具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
1973年,宜丰县发生了罕见的特大山洪,部分职工宿舍和厂房被掩埋,道路桥梁冲毁,通讯、电力、交通全部中断。
宜丰县委县政府迅速组建了一支百人组成的扁担队,翻山越岭,将大米、蜡烛、手电、食盐、蔬菜、等救灾物资送到长青机械厂。
上世纪80年代,206厂实行“军转民”,1992年整体迁往宜春市袁州区南郊,老厂的所有建筑由所在地宜丰县政府接管。后来,原长青机械厂生产军品的一个山洞成了娃娃鱼养殖基地。
2016年10月16日至18日,为了纪念长青机械厂建厂50周年,原长青机械厂老职工及其后代共500人回到老厂,重温当年的时光。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86岁,年龄最小的23岁,是随母亲一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