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新闻]各县区多措并举 带动脱贫户致富增收

2020-04-09     看齐

我市各县区在持续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巩固脱贫成果,让脱贫户增收有保障。
治贫要拔根,扶贫先扶本。依安县双阳镇依托双阳河,发挥“中国白鹅之乡”的品牌优势,将鹅产业打造成带贫增收的支柱产业,动员养殖大户、脱贫户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由合作社、养殖大户代养代销,按比例分成分红,带动脱贫户持续稳定增收。

依安县双阳镇德信村养鹅大户 李艳荣:我去年养喂3万只大鹅,带动我们当地贫困户249户,每户增收分红350元,今年我还打算养3万只,继续带动他们增收。
克东县凡弟肉牛饲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始建于2014年2月,现存栏澳大利亚安格斯肉牛365头。自2017年以来,农民邹凡弟以合作社为载体,带动本村贫困户进场入社,从事肉牛养殖、打工就业、资金入股,实现脱贫致富。
凡弟肉牛饲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邹凡弟:自打合作社成立以来,通过产业带动,通过以工代干进行带动,为老百姓增收、创收,真正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解决他们的难题。
克东县安业村一组脱贫户 刘峰:在合作社打工已经两年多了,每年不仅有可观的收入,年底还有分红,我现在已经成功脱贫了。

在发展肉牛生产的同时,邹凡弟还通过建立兢兢鹿业梅花鹿养殖基地,养殖梅花鹿31头,今年还创新扶贫模式,与农户达成入股托养协议。年末保底分红1500至1800元,现有十户脱贫户签订入股协议。
家住拜泉县龙泉镇新发村的李艳红,早早的就把家里家外收拾了一遍,记者跟随拜泉县巾帼巧娘手工编织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她家时,看到做工精良,品相完好的65个小靠枕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一起。随便哪一个都让前来回收的工作人员赞不绝口。
曾经的李艳红一家因学致贫,后来依托精准扶贫政策,两个孩子都完成学业步入了社会,压力减小后的李艳红和丈夫就开始经营他们的小日子。
拜泉县龙泉镇新发村村民 李艳红:“年前学了玉米叶编织,编得还可以,没啥事的情况下,我就在家编点小枕头,也能挣点钱,要不在家呆着也是呆着,我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编了65个小枕头,今天公司来取货来了。”

来源:齐齐哈尔新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ZeEXXEBrZ4kL1ViaM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