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安在车上的人》
作者:李运棒
远看像一辆迷你版的吉普
走近了才看清,是一辆
裹着超市广告布的脚蹬三轮
生冷熟食,海鲜水果爬满车子
残疾的老婆坐在中间
老态龙钟的脚蹬三轮摇摇摆摆
立交桥下,他把灰不溜秋的茶缸
伸向身边经过的所有人
身子弓成稻穗,好像被逼
鸡啄米般向路人点头
那摆动的头发
仿佛冬天树杈上的老鸹窝
举着茶缸的手臂
像极了擎着鸟窝的枯枝
落在缸底的钢币把他的脸
激成一朵落满尘土的野菊花
黄昏,他清点茶缸里的钢币
如历数自己的余生,一枚也不舍得错过
手里一枚一枚地数
心里一个一个把投币的人又爱了一次
老婆像奶自己的孩子
把茶缸向怀里揽了又揽
一阵风吹过
他骑车的背影被“瘦弱”二字击中
点评
诗人李运棒总是把目光聚集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民众,这可能缘于他自己就来自这些人群之中。这首《把家安在车上的人》,状写了一个看上去是生活在某小城的特殊的家庭,诗人写得很细微,“广告布上的生冷熟食、海鲜水果”,“身子弓成稻穗”,“鸡啄米般向路人点头”,“举着茶缸的手臂/像极了擎着鸟窝的枯枝”,尤其是末节,数硬币和“老婆像奶自己的孩子/把茶缸向怀里揽了又揽”,诗人通过观察描摹的这些细节,饱含着同情,也让我们读来一阵阵心酸。很显然,李运棒的诗比起那些只关注自己的小情绪、自恋式的诗歌写作,不知道要沉实多少倍。社会总在进步,随着脱贫攻坚,相信像“把家安在车上的人”的生活,会很快受到关注并得到改善。我想这也是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目的所在。(恒水)
李运棒,网络名大漠孤烟,江苏省邳州市戴庄镇山头村人,四十岁之前是农民,四十岁以后是农民工。喜欢从文字中认识世界,生活里不在劳动中就在诗行内,诗和打工都在路上。
编辑:邓扬俊
图片:网络
审核:余灶银 郑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