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齐兹,萨达姆的喉舌,伊拉克的忠臣还是叛徒?

2021-01-22   枕猫

原标题:阿齐兹,萨达姆的喉舌,伊拉克的忠臣还是叛徒?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这句话出自《韩非子》。是说一只手挥舞得再快,都只有速度而没有声音,想要真真正正地发出声音,就需要另一只手的帮助。这样的道理无论何时都有着它存在的意义。

即使是在现代的国际上,国家首领与手下成员们之间也有着这种联系,而我们更多地称之为“忠诚”与“背叛”。

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即使是萨达姆也遭遇过自己手下副总统的背叛。塔里克·阿齐兹,前伊拉克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能够一人身负两职已经足以见到这个人在萨达姆眼中的重要性。

在他的努力下伊拉克有了很多的改变,可也正是这样一个人在伊拉克战争里,选择了背叛萨达姆,这事件的背后又有怎样的苦衷呢?阿齐兹究竟是萨达姆的忠诚臣子还是狡猾叛徒呢?

萨达姆

萨达姆的喉舌:塔里克·阿齐兹

塔里克·阿齐兹出生于1936年,萨达姆出生于1937年,虽然出生在一个时代,甚至出生的年份只相差了一年,但两个人的性格却大相径庭。

塔里克·阿齐兹能成为副总统与外交部长,靠的就是他与萨达姆不同的圆滑、幽默的性格与为人处世方式。

两人的相识,还要从一个名叫“阿拉伯社会复兴党”的党派开始,该党派的核心宗旨就是在整个阿拉伯国家实现 “统一、自由、社会主义”,宣扬阿拉伯的统一和阿拉伯的社会主义,通过统一与社会主义建设,重新焕发出阿拉伯国家的荣光。”

在20世纪50年代,阿齐兹与萨达姆相继加入了阿拉伯社会复兴党。

因为两个人的兴趣爱好相同,很快两个人就熟络起来,成了好朋友。萨达姆也发现阿齐兹身上的闪光点,在大学校园里他是精通多门语言的学霸级人物,深受同学老师的喜爱。在社会上他也是能够八面玲珑的交际之王。

塔里克·阿齐兹

在几年之后,萨达姆发动了党内的政变,在成功夺权后他返回了巴格达,那时的阿齐兹也在巴格达的《群众报》担任编辑主任,两人再一次得以相聚。可惜在同年十一月,伊拉克当时的掌权人大肆拘捕复兴党的党众,两人不得已分开,各自逃命。

从1974年开始,阿齐兹正式进入了政坛,先是出任了新闻部长,后又被选为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成员,还曾担任过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成员等职位,这些工作都为他在伊拉克积累了人脉和经验,也为他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1979年的7月阿齐兹帮助萨达姆推翻了伊拉克政府,建立了萨达姆领导的政权,而他也以副总理的身份开始正式参与管理这个国家。

从1983年1月开始,他又担任了外交部长一职,熟练的外语和圆滑的处事方式让他在这个岗位上如鱼得水,功绩斐然。

1984年,在阿齐兹的不断努力之下,终于让伊拉克与美国恢复了外交关系,而这之前,两国经历了整整十七年的断交时间。两个家庭几年不联系都会陌生甚至敌对,更别说是两个十几年没有沟通过的国家,这背后体现的就是阿齐兹个人在交际上的独特能力与魅力。

在两伊战争期间,也是阿齐兹凭借自己的外交能力,多方游说,最后让美国愿意偏向伊拉克一方,还在两伊战争期间为伊拉克提供经济与武器支持。

两伊战争

在“进攻科威特”期间,为了让伊拉克政府师出有名,不至于在舆论上处于下风,阿齐兹开始在国际上为伊拉克“正名”,想要树立一个良好的国际形象,为此他声称,伊拉克进攻科威特是出于正义,而非强取豪夺。

现在看来这样的言论可能没有多少可信度,但在当时却是另一番光景。

诸如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因此阿齐兹也被称为是“萨达姆的喉舌”,但令人觉得奇怪的是,虽然两人早年间就相识,且阿齐兹为伊拉克做出了很多贡献,但他却始终未能真正意义上的与萨达姆“志同道合”,而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他一步步地远离了萨达姆的政治中心,最后在伊拉克战争中倒戈美国。

为什么阿齐兹如此尽心尽力还得不到萨达姆的信任呢?在国家存亡之际,还有哪些原因使得他倒戈美国呢?

萨达姆

无法真正被重视的阿齐兹

其实阿齐兹与萨达姆之间的问题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在两个人不断地成长与交往中一点点扩大的。即使是不熟悉萨达姆的人,也会知道他的许多行径,这其中更是不乏一众骇人听闻的事件,可以看出在萨达姆的性格里,是有某些残暴的部分存在的。而阿齐兹身上却少了许多这种“残暴”,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和平。

在进攻科威特这件事上,两人就曾有过诸多分歧,萨达姆看来,自己兵强马壮,正是进攻、抢夺资源的最好时刻。可深谙世事的阿齐兹知道,一旦伊拉克进攻科威特,那么势必会遭受国际上多方势力的打击,这对于伊拉克来讲是致命的。

所以在战争开始前,阿齐兹就多次和萨达姆讨论过这个问题,可惜最后战争还是发生了。但即使是这样,阿齐兹也并没有放弃,在战争开始后,他还在坚持自己的意见,一度成为百姓心目中停战的希望,只可惜这仍旧是大梦一场。

诸如此类的意见不合还有很多,这是阿齐兹“背叛”萨达姆的重要原因之一。

塔里克·阿齐兹

除却两人的意见不和,宗教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也不能够忽略。在中东地区,宗教是个大问题,人与人之间区域的划分有时就依靠宗教,有些国家治国的理念也是依托于宗教的规矩,两个人之间能否真正的信任有时也会依赖于宗教。

阿齐兹与萨达姆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是基督教的一员,他也是整个伊拉克内阁圈子里唯一的一名基督徒,这件事从本质上就决定了他根本没有办法获得萨达姆百分百的信任,也没有能够进入萨达姆政权中心的门票。

就在这样长期的不被重视、没有发言权的环境下,阿齐兹做着苦苦支撑。直到伊拉克战争的到来,让这一切发生了改变。

在2003年,以英美联军为主导的军队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或许这一天阿齐兹早就已经预料到了,在出席美国媒体的采访时,面对着全世界的目光,他一身军装,身带配枪的向全世界表示:“迎接侵略者的,不是音乐和鲜花,而是子弹。”

可惜仅在三周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就沦陷了。阿齐兹的家人也被美军俘虏,为了家人的安全,阿齐兹选择了向美军投降,在日后的法庭上,阿齐兹陈述了很多他所知道的萨达姆政权的情报,甚至还有言论称萨达姆藏匿的地点也是由阿齐兹交代出来的。

伊拉克战争

令人没想到的是,虽然已经交代了他所知道的事,可在监狱的日子依旧不好过,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后来他还表示,最后悔的事就是向美军投降,因为这导致他接下来人生都在监狱里度过。

2009年,伊拉克高等法院以反人类罪判处阿齐兹15年的有期徒刑,最后在他律师的帮助下,阿齐兹完成了无罪辩护,本以为能就此出狱与家人团聚,可仅在几个月后,他就被最高刑事法庭以“涉嫌迫害库尔德人”的罪名判处七年的监禁。

2010年的10月26日,伊拉克高等刑事法庭以“迫害什叶派政党”的罪名判处阿齐兹绞刑,但时任伊拉克总统却表示不会签署阿齐兹的死刑命令,阿齐兹本以为这次能够离开监狱重回家庭,结果在2015年6月5日,阿齐兹在监狱中去世,享年79岁。

塔里克·阿齐兹

阿齐兹:背叛了萨达姆的爱国者

阿齐兹究竟是忠诚的人还是叛徒,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在笔者看来,阿齐兹首先是个忠诚的人,不过他忠诚的不单单是萨达姆,而是伊拉克这个他倾注了心血的国家。

在面对萨达姆的错误指令与做法时,他总会从国家的角度去劝说萨达姆,虽然最后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但仍旧让我们看到了他身躯下的一颗爱国之心。

在面对英美联军的大举进攻时,他也没有畏惧,反而是站出来接受美国媒体的采访,告诉他们伊拉克的态度,这是在为这个国家保留最后一丝体面,从这个角度来讲,阿齐兹绝对是忠诚于伊拉克的。

但阿齐兹对萨达姆的背叛也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在法庭上对萨达姆曾经做过事情的供述也好,还是传闻里他说出萨达姆藏身的地点也罢,这都是无法否认的背叛,既然是背叛,就值得我们去进行批判。

萨达姆

但我们也要看到,他这背叛之后更多是一个人最真挚情感的表达,面对着家人的安危和萨达姆的种种往事,阿齐兹也会觉得难以抉择,但在最后,他做出了一个大部分人都会作出的选择。

当然诚如我上面说到的,有苦衷的背叛也是背叛,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来,阿齐兹是背叛了萨达姆的。

那他究竟是忠诚的副总统还是叛变的异教徒呢?其实我们总是会被自己的思想禁锢住,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生物,他们的心理是所有人都无法窥视的隐秘的角落,而在这个角落里,忠诚与背叛又为何不能共存呢?

也许他,塔里克·阿齐兹,真的就是一个存在过的背叛了总统的爱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