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最早的驿站

2019-05-20     长春房产资讯

图为现在“天下第一粮仓”榆树牌楼。

隶属于长春市的榆树市,也有着久远的历史,境内有很多古迹,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清初设立的驿站,这也是有历史记载的榆树最早的递信机关。

榆树在元、明两代是没有人居住的。元灭金时,把榆树境内居民全部驱逐出境。汉族移居辽东,女真族移居扶余东部。榆树境内城池残毁殆尽,土地随之荒芜。元代时,榆树属于辽阳省开原路屯田万户府,明代时属三岔河卫。

据《榆树县志》记载,清代,榆树隶属于吉林将军管辖。清初,秀水就有满汉朝鲜族人迁入,因其南部秀水甸子得名。清代康雍年间,从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迁民入境垦荒,始有民人居住。清初,榆树是位于柳条边外的皇家封禁之地。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为抗击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入侵,宁古塔将军巴海和副都统海塔奉旨在吉林与黑龙江之间设驿站,加强北部边防交通联络。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从吉林到齐齐哈尔修通驿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后,共在伯都讷孤榆树境内先后设置盟温站、登伊勒哲库站、蒙古喀伦站(今太安乡新站村)。嘉庆十六年(1811年),设伯都讷厅,榆树属伯都讷厅。

登伊勒哲库站,又名登格尔哲库站、腾额尔哲库站、秀水甸子站。据当地人介绍,登伊勒哲库站位于今秀水镇苏家村王麻店屯,在G202西面坡下约10米、王麻店到已废弃的秀水镇旧路南约5米的地方。据民间传说,老王家最先在王麻店开了一家大车店,后来设为驿站。《榆树县志》记载:登伊勒哲库站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设立,为北路第四站,设笔帖式、委官各一人,站丁三十五人,马三十五匹、牛三十五头。驿站是榆树最早的递信机关,传递官府文书,迎送官吏,招待食宿,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裁撤。登伊勒哲库站驿站,在当地百姓中口口相传,至今,还有不少人能绘声绘色地说出当年驿站送加急文书,快马加鞭、换马不换人的故事。

信息来源:长春晚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OUMDGwBmyVoG_1ZCI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