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叶城派出所: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尽显“平安底色”

2019-09-17   平安嘉定

劳动密集型企业搬迁、农民村庄大面积拆迁、一栋栋商务楼宇拔地而起……这几年,上海嘉定南门工业区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面对这样的大转型、大变革、大发展,作为该区域8.5平方公里捍卫者,叶城派出所积极开展大调研大走访,精心组织学习“枫桥经验”,坚持党建引领,发扬传统,秉承“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原则,依托智慧公安建设,探索出一套切合辖区实际的“叶城经验”,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工业区转型发展画上“平安底色”。

一颗红心:带着情怀化解矛盾

“丁警官,我这儿又停电了!”牌楼村社区民警丁健康最近又接到李阿婆的电话。

四周的小区在建设过程中,难免因施工挖断原先农村的电线水管或堆放建材影响出行。李阿婆那时遇事就拨110报警,丁健康在处置过程中,心里装着群众。他召集村委负责人和施工方,明确立即修复,必须保障李阿婆的正当权益。李阿婆从此记住了这名戴眼镜的丁警官,由于区划调整,李阿婆所在的地段好多年前就划出了叶城辖区,但李阿婆有什么事还是习惯打丁警官电话。丁健康对村委工作人员说,那块地虽然已经划出去了,但李阿婆还是牌楼村的人,就不能不管!于是,李阿婆的房子成了丁健康社区的“飞地”,丁健康也坚信李阿婆的事总有一天会得到圆满解决。

叶城派出所党支部未雨绸缪,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要求民警跨前一步开展工作,将矛盾隐患化解排除在萌芽状态。2016年,牌楼村动迁工作刚启动时,彭某等人对动迁方案不满,纠集几户亲戚在签约会场起哄,扰乱正常秩序。民警迅速上前制止,将彭某带所进行法制教育,避免了矛盾激化。此后,随着矛盾的逐个化解,该村村民家家迎来乔迁之喜。农村拆迁工作启动以来,叶城派出所配合工业区相关部门,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辖区近2800户动迁居民已顺利搬入新居。叶城派出所在民警进企业开展工作过程中,及时掌握企业搬迁动向,会同劳动部门指导企业先期解决好可能产生的矛盾。前几年,一家金属制品企业要搬迁到江苏,一些员工不肯去,民警获悉后立即进企业进行法制宣传,了解工友诉求后,架起企业与员工沟通的桥梁,有效避免不安定因素的产生。

该派出所与工商、劳动、城管职能部门建立联席会议、会商机制,及时互通有无。通过提前预警,引入司法所与律师等专业力量,从苗头解决问题。此外,用好各级群众自治组织和知名人士,建立完善的调处机制。如居村委中的治保调解,居委书记会同人民调解员、企业工会主席、模范先进代表等,一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2003年嘉定工业区北区成立后,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陆续搬离,叶城派出所在的工业区南区加快转型发展,因为广泛运用深入企业开展矛盾前端处置的工作法,没有发生一起有影响的事件。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1992年10月,嘉定在主城南门区域成立市级工业区,叶城派出所也于当年开始筹建。时代在变、辖区在变、人员在变,一代又一代叶城民警心中装着群众,带着情怀化解矛盾的传统不曾变!2004年以来,叶城派出所连续15年获评公安部一级派出所,并保持建所以来队伍连续27年零违纪。

一张黄牌:案件再小也管到底

“这个月连续发生电瓶车被盗案件,我身上的不足在于前期没有引起重视……”这是一次普通的派出所所务会,所长乔贝针对案情向大家作自我检讨,大家针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民警称,这种所务会针对具体问题的自我剖析,相当于所里的“黄牌”警告。很快,相应巡逻防控加强,发案数迅速下降,3名盗窃嫌疑人也随着侦查措施的到位落入法网。

诸如小区车辆乱停放引发纠纷、公共防盗门敞开、动迁房群租等问题,叶城派出所就亮起“黄牌”,大家坐在一起“红红脸、出出汗”,哪怕问题再小,也要寻找解决的对策。翻阅叶城派出所近年来的案件接报记录,该地区治安相对保持平稳状态,去年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居全区第一。这样的成绩从何而来?近期的一起小案或许可以看出端倪。三街坊社区十几辆电瓶车、自行车被人放了气,影响群众正常出行。民警接报后,立即开展耐心调查,锁定一名70多岁的老汉李某。原来,李某平时骑一辆电动三轮车,由于车子占地方被物业要求停到车库里。李某为了泄愤,就对停放在此的电瓶车轮胎动起了歪脑筋。案件虽小,甚至够不上立案标准,但民警丝毫不放松,案件再小也要管到底是叶城派出所一贯的工作作风。民警当即对李某进行了法制教育,并成功主持社区调解,进一步规范车辆停放,消除了后续隐患。随着智能安防小区建设的推进,叶城在全区率先建成两个14项全配套的样板智慧小区,让群众收获更多安全。今年5月,辖区 22个小区智能安防设备全部建成投用后,逐月实现入民宅盗窃“零发案”,今年以来该地区报警类110同比下降29.6%。

时代在变,社区在变,居民在变,叶城派出所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认真对待每一起警情的态度没有变、努力实现“叶城无贼”的追求没有变。随着一个个商品房、动迁房的交付使用,居民装修房屋的需求非常大,叶城地区的装饰、灯饰两大市场经常顾客盈门。但是,随之而来的对于市场内将近600家的小公司、小门面、小商铺的安全管理也牵动着派出所所领导和专管民警的心。消防隐患、群租现象、电信诈骗等均成为民警心头的“黄牌”,派出所始终秉持防患于未然原则,紧扣每一个细节,坚持持续滚动检查,并开展上门入户面对面宣传,做到一竿子管到底。针对市场木材加工区的消防隐患问题,派出所联合消防、环保等部门进行综合整治,拆除违章建筑,并对16名保安和工作人员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加强培训。今年1月,陶瓷仓库因为电路老化发生灾情,仓库刚开始冒烟就被义务消防队先期处置成功扑灭。

一片蓝天:“助翔”架起座警民桥

“感谢派出所叔叔阿姨们的爱护,希望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今年3月,小朵再一次来到叶城派出所,向大家汇报自己的近况,并将自己工作后的第一个月实习工资800元捐献给所里的“助翔”爱心基金。

早在2003年,叶城派出所党支部得知当时刚上小学的小朵家庭经济困难,就决定资助这个孩子完成学业。后来,派出所将各类集体奖励和民警个人捐款成立的这个爱心基金起名为“助翔”。15年来,派出所领导和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小朵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得到派出所关怀呵护。正如所里老同志朱卫东所言,是看着这个孩子一点点长大的!如今,“助翔”基金已开始资助第三名像小朵一样的辖区困难学生。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叶城派出所爱民护民、服务群众的初心不会变。针对叶城地区商务楼宇逐年增多、各类企业入驻,企业经营主、商务人士、青年“海归”人才等也随之增加,运用手机互联网开展警务工作势在必行。“叶城微警务”作为全市首家派出所微信公众号,经过将近6年坚持不懈的运维,已经成为了叶城派出所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前不久,受“利奇马”台风影响,“叶城微警务”连续发布安全提醒,并推送“派出所长抗台工作手记”,得到广大辖区网民点赞。不论是见面还是不见面,群众都能通过公众号,看到一片默默守护平安的“警察蓝”。“谢谢警察同志,让我们做好预防工作!”网友“四海无涯”的留言道出了辖区群众对派出所工作肯定的心声。

“请您扫码关注我们的公众号!”8月13日下午,社区民警钱清来到香溢都会沿街商户开展入户宣传,在与老百姓面对面传授防电信诈骗技巧的同时,钱清还把“叶城微警务”一一介绍给辖区居民。工作中“推销”公众号也成了每一名民警的习惯,居民群众关注公众号后,一条条身边的“警情通报”、“政策解读”、“便民咨询”……会定期推送到手机上,一项项近距离服务也让居民享受便捷、高效。如今,“叶城微警务”已有1.5万名辖区活跃粉丝,已成了警民之间的“连心桥”。

2018年年底,有网民反映有个腿患残疾的秦某收养的小女孩没有户口。小孩子终有一天要长大,这条信息牵动着户籍民警的心。民警通过十余次走访调查,并远赴河南出差办理证明材料,最终帮助小女孩办理户口手续。当民警展开行动不便的秦某快递来的锦旗时,心里都热乎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