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从排名倒数到前三,最后考上重点大学,他的教育方法值得学习

2019-08-17   龚老师说教育

上海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是成功教育的创始人。他认为让差生变成优秀生,方法非常简单——把差生当天才来教育,帮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在反复的成功体验中,培养自信心,激发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自主成功。

刘京海倡导的成功教育,使一所“垃圾学校”变成了“明星学校”,创造了当代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他的教育方法值得学习。

1

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对自己有积极的期望,自己主动寻找成功的机会。

女儿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在班里倒数第十。妻子抱怨刘京海说:“你还研究成功教育,研究让差生变成功,现在连自己的女儿都成了差生,看你还怎么研究”

听到妻子的埋怨,刘京海反思,是该花点精力培养女儿了,如果女儿都教育不成功,还怎么谈成功教育。

刘京海拿过女儿的试卷,把错题一道道指出,问女儿是否会做,女儿都说会做。刘京海说:“既然会做,这个分数我就还给你。”说完他郑重地在卷面上写了100分。那鲜红的100分,是父亲对女儿的信任,激发了她的自信心,使她从此刻苦努力。

一次女儿写作文,只得了20分的作文,刘京海却对妻子说:“你看这开头,语言流畅,充满诗意。思灏真是天才啊!”小思灏一脸疑惑:“爸,我作文才得了20分。”刘京海说:“那是因为本来有三项要求,你却只写了玩具的玩法,没有写名称与效果。”小思灏眼睛更亮了:“爸,你真觉得我有写作的天分?”刘京海认真地说:“那当然!你爸是特级教师,还从来没看走过眼。“

在他的悉心教育下,他的女儿刘思灏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就从全班倒数第十,飞跃到全班顺数前十名。一路从重点初中、重点高中走过来,成绩总在全校前3名,并最终考上了复旦大学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世界经济。

父母和教师是可以影响孩子的,而最大的作用是影响孩子的自主认识,影响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不断从中看到希望,增强孩子的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关键。

2

及时给孩子鼓励性的评价,使孩子信心越来越足,行为越来越自觉

有一个姓方的小男孩,一天在厕所里遇到了校长。校长叫出了他的名字,还夸他作文写得不错。男孩大受感动:全校有几千学生,校长怎么会认识我,说明我的作文水平真的好,还有点名气呢。

从此,这个男孩信心大增,对作文兴趣越来越浓。后来他当了一名中学校长,并成为了一名作家,写出《戚继光传》等作品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成才的人往往是受了某个人的欣赏,然后他发现自己,重新认识自己。一个孩子认定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很强大的人,那么这个孩子就可能走向成才之路。反过来,如果一个孩子天天被骂作傻瓜,他可能渐渐相信自己真的是一个傻瓜,从此走上混日子的道路,与成功无缘。

刘京海说:“我们不一定会马上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所以,在孩子还没有学会时,不应怀疑孩子是不是可以学会。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心和恒心,就一定能找到适当的方法”

3

总结:教育孩子做好以下三方面:

第一是期望。要相信孩子,对孩子有美好的期望,使孩子也对自己产生期望,从小拥有梦想。

第二是机会。要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反复成功的孩子会越来越好。

第三是鼓励。要给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使孩子信心越来越足,行为越来越自觉。

我是“龚老师说教育”,专注教育,分享教育故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