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个年轻人,身怀绝世内功,却不会任何上乘的招式,他真的打起来……好像也还行。
这就是电影《烈火英雄》给我的感觉。
题材、素材、资金、内核、天时都是上上之选,我们天然崇敬消防员——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人群,以他们和大连港真实事件为蓝本,一部经典呼之欲出。
但导演的表现手法,却让人感觉:配不上这个题材。
于是,电影撕裂了。
一方面,是我们想要铭记消防员们义无反顾的背影、他们的事迹和真实也的确令人感动;另一方面,却是一部广告片儿似的电影,不断地提醒你“sorry,这边只能靠脑补了”。
所以说,《烈火英雄》真的是一部挺有意思的电影。
抛开电影本身,一切都是好的。
哪怕黄教主的扑克脸,其实也还行。为英雄塑像,需要他这种普遍意义上的好看。
而杜江则一直很会挑片子,从《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始,我就觉得这小伙子不简单。
谭卓的出现,给了许多媒体一个全新的角度,她是全片的演技担当。
至于杨紫和欧豪,嗯,不错,过。
只看预告,我觉得该片称得上国产灾难片的巅峰。
听听背景配乐,确实有些味道,沉重与激扬都表现了出来。
而当我研究背景故事,并将之与电影中那些细节联系到一起时,说不感动是假的。
至此,足矣,满分。
我不想说什么“负重前行”之类的口号,因为真正的大道理,根本无须浓缩成鸡汤。
他们,选择了和平时期最危险的职业,理应得到尊重与铭记——而在此之前,他们的收获与所面临的危险,是不成正比的。
我看见有大V在呼吁提升消防员的待遇和福利,建议大家响应。
而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应该提高警惕、时刻小心。尽管小概率事件不可避免,但我们能努力让这些事,不发生在自己身上,不增加消防员们的危险。
点滴付出,也比眼泪值钱。
说回电影……唉,真不想说回电影。
因为到这里,我们完成了对内容的提炼、思考,并且反映到了自身,能够在现实中为最值得尊敬和铭记的人,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已经闭环,挺完美了。
可是没办法,败家子是个电影号,还是得说说电影本身。
我不知道换个导演,电影会不会更好;但是在眼下的电影市场,换个导演,说不定就没法过审或上映了,内行人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
如上半部分所言,《烈火英雄》这部电影以外的元素,已然完美闭环;而电影本身,客气点儿说,也达到了公益广告的较高水准。
成堆的慢动作、不专业的专业戏份,都让认真观影、预期放低、真的准备感动的观众,十分之尴尬。幸好除了慢动作太多之外,节奏还不错——废话,直线剧情,又不是文艺片,节奏能有多难把控呢?
让人觉得惋惜的地方太多了。
前面铺垫的生活细节还OK,最后的三幕悲剧,却拖沓、奇怪,让人感动无法深入和聚焦。
小处不聚焦,大处太求稳,原事件全城配合的大行动没有什么体现,更别指望深挖诘问了。
灭火过程的专业性,也让渡给了煽情、让渡给了燃烧和爆炸画面、让渡给了情绪控制的催泪弹。
最让我吃惊的是,还有人觉得《烈火英雄》拍得克制。
不克制、不专业、不深度,仅钻研于煽情和场面,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作为公益广告,能打8分,最为电影……看在消防员的面子上,不打分。
算了,还是跳出电影,记住那些背影吧。
哪怕没有黄晓明、杜江等等明星,哪怕没有这部电影本身,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寻找并记住那些选择了危险职业的人,他们是社会基石中极为特殊的一群,远超某段主旋律电影所能承载的极限。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