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别来学校接我行吗”9岁女儿的话,让宝妈忍不住哭出声

2019-11-18   C位妈妈

文|C位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虽然经济在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但是贫富差距依然存在,有很多家庭只能满足基本的温饱问题,虽然父母在竭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但是因为能力有限,孩子之间差距也一眼就能看得出。

物质上的匮乏难免会影响孩子上的成长,但更关键的是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如果教育得当孩子会得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如果教育失败,可能让孩子走向另一个极端。

9岁女孩不让妈妈接,只因家里穷

萌萌今年9岁上二年级,因为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所以家里条件一般,尽管如此,萌萌的爸妈对萌萌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只要在能力范围内,总是给萌萌最好的,但是和富裕人家比还是差得远。

一天妈妈骑着自行车接萌萌放学,萌萌低着头一脸的不高兴,妈妈追问萌萌也不说,让萌萌坐在自行车后座上萌萌突然爆发了:

“妈你以后别来学校接我了行吗?实在太丢人了!”

“别人的爸爸妈妈都是开车来的,只有你骑自行车”

“为什么我们家这么穷?”

一连串的问题让妈妈心里很难受,一个三十几岁的妈妈一边推着自行车一边大哭,妈妈蹲下身对萌萌说“因为爸爸妈妈年轻时不努力,所以咱家没钱,妈妈没有能力但是已经把最好的给你了,你可以通过努力换取更好的生活。”

萌萌看着妈妈哭了心里也很难受,她小声嘟囔着“对不起妈妈,我会努力读书的”。

9岁孩子的话揭开很多底层家庭的伤疤

现在大多数的家庭依然是普通收入,他们的生活也仅仅能满足基本的温饱问题,萌萌的话不光是说出了自己的自卑,也揭示出很多底层家庭的伤疤。

  • 贫穷家庭的孩子更容易自卑

底层家庭的孩子其实内心很敏感,不太敢轻易尝试,因为自己没见过所以害怕搞砸出丑,孩子内心有很强的自卑感。

如果这时候家长对孩子的合理需求也不予以满足甚至是打击,会加重孩子的自卑情绪,慢慢变得封闭自己,越来越不合群,形成孤僻、胆小自卑的性格。

  • 影响孩子的正常社交

我们经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孩子们亦是如此,当孩子意识到家庭条件不同的时候,孩子就会可以远离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因为怕被人瞧不起。

这种自卑会伴随孩子一生,成年以后孩子也会因为小时候的自卑怯于社交,如果成年后有出息,在经济方面更易形成“报复性消费”的心理通过消费购物弥补童年时的创伤。

物质上“穷养”,但精神要“富足”

家长们经常说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但什么才是穷养和富养的标准和界限呢?

有些家长给孩子穿破旧的衣服,让孩子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但其实家里的条件还不错,这并不是穷养,相反是对孩子的“物质虐待”。

C位妈认为,对孩子的基本需要是可以满足的,但如果是虚荣心作祟下的攀比,家长完全可以不满足孩子,这是穷养;对于孩子的眼界和精神家长要帮助引导和丰富,这是富养。

今日互动:你知道穷养和富养的真正意义吗?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

——————————

关注【C位妈妈】,棘手的育儿难题和倍感幸福的育儿瞬间都能得到帮助和回应,经历和经验可能不同,但我们爱孩子的心始终一样。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