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4月23日讯(记者肖杨 通讯员陈学兵 陈佳慧)“在恐惧与不安的冷灰中,我看到了深沉温暖的色彩:天使白,各地的白衣天使告别家人,日夜兼程奔赴武汉,为新冠疫情带来曙光;守护蓝,公安交警时刻奋斗在一线,守护着人民,守护着武汉……”这是武汉市任家路中学初三学生刘艾铭写在作文中的一段话。
刘艾铭的爸爸是基层派出所的一名警察,妈妈是武汉市定点医院发热门诊的医生。自疫情爆发之初,他的父母便投身至疫情防控一线之中。“作为抗疫战士的孩子,我告诉自己要坚强,不能让父母有后顾之忧。”刘艾铭说。
父母不在家的日子,刘艾铭同学成了家中的顶梁柱。他既要管理好自己的饮食起居,还需要安抚、照顾年迈的外公外婆。为了让外公外婆宽心,刘艾铭常常陪他们聊天,一遍遍地告诉他们:爸爸是负责后勤保障任务,主要跟物资打交道,相对安全;妈妈是医生,一定会做好防护……同时,他还主动教老人家使用手机视频,碰上父母休息,抓紧和他们视频连线,互报平安。
在初三这一关键阶段,学习绝不能落下。独自在家上网课对刘艾铭而言,是个挑战。难题之一在技术,难题之二是自我管理。为了克服这两个问题,刘艾铭留心班级群里老师发布的每一条消息,按照群文件的引导,一步步下载、安装、注册各类网课学习工具。遇到困难时,他立即向同学、老师请教。“网课学习就要靠自律。”刘艾铭坦言,“最初,离开父母的督促和老师们的耳提面命,我也有过短暂的‘自我放飞’,会开小差、玩游戏。”但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他就又变回了学校里那个优秀自律的小伙子。改变他的,是他了解到的一个个鲜活感人的抗疫故事,和老师们、同学们的鼓励陪伴。宅家学习的刘艾铭为自己定下了每日学习计划:一是课前预习,明确上课内容;二是课中找短板,总结重点问题;三是课后巩固,当天知识,日清日结。
当看到有医院呼吁社会捐赠医疗防护用品时,刘艾铭立即拿出自己的400元压岁钱,请外公专门到药店买了一些医用口罩、消毒水、手套送到医院。一家三口,“兵”分三路。爸爸守护人民,妈妈照顾病人,而刘艾铭则坚守在“大后方”,成为了父母的定心丸。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M1JQqXEBfwtFQPkdJss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