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布从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公司获悉,宁波地铁4号线万吨转体桥即将“华丽转身”。 作为4号线节点工程,这座转体桥是宁波轨道交通首座转体桥, 转体后会把位于铁路两侧的4号线高架段连接起来。
何为转体桥?
通俗地说,就是采用转体法施工的桥梁,是指桥梁结构在非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成形后,通过转体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上跨峡谷、河流、铁路、高速公路等不能做现浇支架的情况。
该座转体桥位于4号线慈城站至官山河站区间,上跨杭深、萧甬铁路,桥总长301米,宽11米,高31.8米(相当于10层楼高),分成两段在铁路两侧施工,一侧重达15000吨,另一侧重8000吨。接下来它们将分别顺时针水平转体40度、19度后,连接铁路两侧的4号线高架桥。
该高架区间之所以采用转体施工,是因为它上跨的杭深、萧甬铁路每天经行200多次列车,施工区域处在铁路30米红线范围内。为保障铁路线安全运营、最大限度降低影响,早在2014年4号线初步设计时便同步开展该区间转体施工设计方案的研究。
国内最大曲线偏心转体桥梁
据悉,宁波地铁4号线万吨转体桥是国内最大曲线偏心转体桥梁。在国内已建桥梁工程中,尤其在城市轨道交通桥梁中其工程难度和复杂程度并不多见。
自2018年底开工建设以来,宁波轨道交通克服天气、技术、疫情等因素,定期召开工筹推进会、技术研讨会,倒排工期,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高难度设计势必给施工提出了高要求。由于转体桥桥墩设计为异形薄壁空心桥墩,墩内类似于空心梯台,作业空间狭小,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就好比在“螺丝壳里做道场”。 技术人员需通过整体式钢模板和分层浇筑完成墩身施工。据估算在桥梁施工期间累计进行了300余次的精准测量。
此外,由于施工区域临近铁路运营线,为进一步确保施工安全,施工单位中铁四局专门研发了长40米、宽18米的移动式铁路防护棚架,如同一条“钢铁隧道”,确保桥梁施工不影响过往列车。
相关内容
(点击可查看大图)
4号线连接慈城至东钱湖,途经江北、海曙、鄞州,全长约35.95km,设车站25座。目前,全线除该转体桥所在的慈城站至官山河区间外,其他区间已全部完成热滑,25座车站均在进行机电设备安装和装修施工。该转体桥近期转体后,将打通4号线年底建成通车的关键节点。
来源: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公司
编辑:余婧婧
点亮“在看”,期待4号线早日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