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地铁上获众人狂赞,孩子是不是真赢在起跑线,还要看父母修养

2019-11-30   蔓德育儿

父母们拼命努力,工作也好、教育也罢,都是希望能给孩子的未来,拓展一片不一样的天空。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但孩子怎样才算是赢在起跑线了?

比如前几天,在上海地铁,有熊孩子把地铁的扶手、吊环当做玩具,使劲拉拽,在地铁上疯闹。

在这个过程中,多有乘客阻止孩子,并试图让孩子的父母承担教育责任,但是换来的是父母的冷漠和孩子们更肆意妄为的玩闹。

从一个乘客的角度看,在地铁上遇到这样的家庭,真的是出门不利,坏了一天的好心情。而对于公共设施而言,很可能会造成损失,造成大家的麻烦。

而这种行为,并不是个例,地铁就像一面社会精神面貌的明镜,映照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失责及疏忽。

这些孩子,就算在学校里成绩拔尖,也不见得是真的赢在了起跑线上,他们错失的是公共道德,也输在了父母的修养和教养上。

当然,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中,这个现象仍然成立。比如公交车上、公园里、游乐场中,都会看到熊孩子们在熊家长的纵容下,惹出乱子的故事。

比如上图,仍然是地铁中,一个孩子居然把脚踢到爷爷头上了,这孩子的教养显然是有问题的。

德国青少年和儿童问题研究专家温特霍夫指出,受到父母过度保护的孩子,逐渐变成了社会的负担,成为了社会拒绝的对象,尤其在信息传输极快的网络上,对肆无忌惮的孩子们抨击更加严重。

造成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家长没有把孩子当做单独的个体,始终把孩子当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从而让孩子行为愈发遭人厌恶。

父母在孩子变得发展失衡的现象中,难辞其咎。

好在这个世界不仅有暗,还有光。

仍然是地铁里,在同样拥挤又喧嚣的公共社会环境中,有的孩子却让人感到希望。

这几个照片显示,在地铁里,孩子妈妈困倦地睡着了,他的儿子身高也就刚刚和妈妈坐着差不多高。

但他用尚幼小的身体,作为妈妈坚强的后盾,给妈妈依靠,让妈妈安然睡着,这样的姿势也不会影响其他乘客。这样的一幕被人看到,众人给这对母子狂点赞,是维护公共秩序的典范。

有教养的父母,才能养出有教养的孩子。

孩子小手紧紧抓住扶手的样子,真是男子汉的典范,即便他还没有成年,却有着成熟的担当。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这个孩子的未来让人期待,他一定会成长为一个有修养的中国公民。

我们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出,他的父母一定也是如此懂得关怀之人,一定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孩子如此优秀。

无独有偶,还是在地铁中,一个小男孩坐在妈妈身边,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妈妈都不需要花太多功夫去管控孩子,孩子自己就把自己管理的很好。

孩子旁边的位置是空的,但孩子仍然要和妈妈贴的更紧,大概是为了给其他的乘客留出座位。

像这样的孩子,乖巧得让人狂点赞,即为他也为那份修养。

在武汉地铁,一个父亲带着女儿候车,可是女儿不小心把手中的酸奶洒了一地。父亲既没有斥责孩子,更没有转身离开,当做事不关己。

他俯下身,当着孩子的面,把地上的酸奶清理的干干净净,给孩子认真地上了一课。

所有的公共场所,都不是自家的后花园,也都是家庭素质的"检测仪"。

人类是社会生物,营造更好的社会环境,才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基础准则。如果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对于孩子在社会中的破坏不管不顾,最后反而受害的一定是这个家庭本身。

家长要如何才能做好对孩子社会意识的培养呢?3条原则,父母需要谨记。

第一,家长要做最坚实的标杆

无论怎么去灌输,都不如家长以身作则来得实在。孩子的世界观树立,完全是依赖于家长的培养,所以很多人说孩子是家长的镜子,看孩子就知道父母的成色,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有些家长特别擅长抓别人的"小辫子",但对自己的行为则没有底线,宽于待己反而严于对人。这样的家长,一般修养都不够,他们的孩子,自然也无法继承到足够优秀的修养,逐渐走上熊孩子的道路,让人生厌。

第二,学好不学坏

孩子天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以及模仿能力,这两种天然的特质,不仅体现在模仿父母的行为上,同样适用于他们见到的一切能引起他们兴趣的人或事上。

非常鲜明的例子是,孩子们如果初次到游乐园,看到别的孩子做什么,他们会不自主地去模仿,和别的孩子做一样的事情。

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好孩子的"行为筛子",筛选出正确的行为让孩子学习,比如遵守规则、维持环境卫生等,同时,避免孩子学会一些坏的行为,比如疯玩疯闹,破坏公共设施等。

这种筛选,会一直持续到孩子18岁之前,因为孩子的价值观建立需要很长的时间。而这其中的辛苦,就是养育最重要的责任之一。

第三,家长需要赏罚分明

孩子的本性是原始的,很像小动物。所以,在管理孩子的时候,我们既不能一昧的斥责打骂,也不能只给孩子吃甜枣,说孩子做什么都对。

既然是管理,赏罚分明就很重要了。孩子做的对的地方,在超出"理所应当"的范围后,需要清晰地奖赏孩子。当然,奖赏也是有尺度的,如果本应孩子做的事,家长不吝啬自己的奖励,会让孩子分不清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

同样,如果孩子做错了事,一定要有足够的惩罚,其中面壁思过是一种相当有效,又不会伤害孩子的惩罚措施,家长应该择情使用。

总得来说,正如德国的儿童问题专家温特霍夫所说,家长管理失去平衡的家庭,孩子会成为一个不定时炸弹,给社会造成负担,而需要负主要责任的,自然是父母。父母应该多多修养自身,让自己的社会观念提高,这也是为孩子的未来着想。

你见过没教养的孩子吗?他们有怎样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