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雄和母亲、姐姐抱在一起,哭成泪人。
“儿啊,你知道我和你爸、你姐姐是多么想你吗,白天想、晚上想,做梦都在想……7年了,你晓不晓得我们找你找得多辛苦啊……”“妈……姐……”儿子虽然吐字不清,却一把扑向母亲和姐姐,三人抱成一团久久不肯松开,眼里满是泪水。现场的每一个人无不为之动容、泪目。
7月17日下午,在都匀市福寿康养老服务中心(归兰敬老院),黄炳刚、陈荣琼夫妻俩及亲朋来这里认领7年前走失的儿子黄雄(现名李昌顺)。
原因:7年前,小儿子离家走失
黄炳刚、陈荣琼是安顺人,有子女三个,大儿子黄小伟1987年11月8日生,女儿黄春荣1990年3月7日生,小儿子黄雄1992年10月24日生。一次高烧,黄雄喉咙沙哑,从此说话不清楚,智力也似乎只停留在5-6岁。
雪上加霜的是,2012年3月13日,一起交通事故不幸夺去了大儿子黄小伟的生命,全家人悲痛欲绝。当日他们把小儿子黄雄留在家中后,去事发地处理此次事故。
谁知,他们离开家后,黄雄也悄悄独自离家前往安顺市开发区西航街道车城附近去找父母和哥哥,从此与家人失联整整7年。
黄炳刚、陈荣琼在痛失长子的同时,不停地到处寻找丢失的小儿子,但犹如大海捞针。“报警、登报、通过电视和张贴寻人启事,凡是能做的都做了,就是找不到。”姐姐黄春荣告诉都市新闻记者,他们一家人找了7年,差一点就到公安局销户了。
如今再见到弟弟时,黄春荣抱着弟弟久久不愿放开,喜悦的泪水夺眶而出,把7年来寻亲的痛苦与艰辛洗刷干净。
故事:民政救助,孩子取名“李昌顺”
在2012年夏天,长顺县民政局救灾股长李政学将一个孩子送往黔南州社会福利院时称,孩子可能是迷路了,因讲话不明,多方打听未果,到精神病医院鉴定没有精神病症状,请社会福利院安置。
孩子无名无姓,从长顺来,送来的人姓李,时任福利院院长罗再高就给孩子取名“李昌顺”并按程序登报公示后安置,重新落户。从此,福利院就成了李昌顺的家。据福利院工作人员介绍:孩子动作快,人也很机灵,喜欢帮人,满脸的笑容,见人就叫“爸爸、妈妈”,大家都喜欢他,时不时给他买点东西、带点礼物、开个小灶。
按照属地管理,今年春天,李昌顺和他在福利院的伙伴都转到归兰敬老院生活。离开福利院时,现任院长钟晓玲眼睛红红的,暗底下塞红包给他,还时不时到归兰探望。在归兰敬老院,李昌顺很快又赢得大家的喜欢。
相认:两地联手,“李昌顺”找到亲人
认领当天,在场的是安顺市公安局经济开发区分局的警察杨国斌和张松。他们告诉记者,他们是奉命带领西秀区幺铺镇青苔村一组的黄炳刚、陈荣琼夫妻俩及众亲朋来这里认领7年前走失的儿子黄雄(现名李昌顺),并负责护送他们回家。
“我们对黄炳刚、陈荣琼夫妇与李昌顺的DNA对比是非常的细心和谨慎的。”都匀市公安局归兰派出所金光海副所长告诉记者。此前,当他们从打拐系统和走失暂时找不到家人的人群统计系统中,发现李昌顺与黄炳刚、陈荣琼DNA对比非常相似后,他们又专门再次对李昌顺的血清进行采集。同时还给李昌顺照相并拿到安顺去,请他父母从感观上认定,初步确定李昌顺便是失踪了7年的黄雄。
“黄炳刚一家看到照片后,就一眼认定李昌顺是他们朝思暮想的儿子。”杨警官说,“虽然这样,我们安顺、都匀警方保持联系,等最后的验证报告出来后,才由警方带着过来正式相认。”
圆梦:认亲现场,喜悦泪水止不住
“简直像做梦一样,当我把找到弟弟和来接弟弟的信息发在朋友圈时,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为我们高兴。真的要感谢民政和公安部门,感谢归兰敬老院对我弟弟的关心照顾。”姐姐黄春荣激动地说。
福利院工作人员和伙伴与李昌顺相拥告别时,纷纷叮嘱:“娶媳妇时跟大伙讲一声,我们过去讨杯喜酒喝,记得经常联系,有空来看我们哈。”李昌顺没说话,点了点头,紧紧拉着归兰敬老院院长“蒲妈妈”的手,松手转身那瞬间,眼睛红红的,泪水哗啦掉了下来……
“其实,我早已把李昌顺当成自己的儿子了,”归兰敬老院院长蒲世英抹着眼泪。
“有缘千里来相会,很高兴曾经做过他的爸爸妈妈,欢迎他常回来看看。”离别时,蒲世英抹掉眼角的泪水,向黄雄摇了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