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街这口150年历史的古井,曾养育几代人

2019-07-29   厚街发布

提起沙塘仔古井,相信对于新塘社区沙塘仔村民小组的村民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老一辈。至今约有150年历史的它曾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沙塘仔村民,旧时因水质清甜还吸引了新地、新围等其他村民小组的村民过来担水饮用,是沙塘仔唯一一口公共古井。

新塘社区沙塘仔古井

至今约有150年历史

在沙塘仔村前西路六巷,有一口大约150年历史的古井。据在沙塘仔土生土长、今年50多岁的陈叔介绍,这口井高约2米多,直径约1米。以前它的井圈是用红石做的,后来整体地势升高,现在的井圈改为用红砖水泥做的,直径约70厘米。“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村里通了自来水之后,到这里担水的人越来越少。因为它位于住宅区附近,考虑到安全问题,近几年有村民用铁皮将其周边围蔽起来。”

改造后的沙塘仔古井

呈圆形的古井四周长满了青苔,成人蹲在它的旁边并将手往里伸,还能摸到井水,只是这些井水已经浑浊不清。尽管它被“荒废”多年,但是对于沙塘仔的村民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尤其是老一辈。原来,在村里未通自来水之前,沙塘仔村民的生活用水均源自于此。虽然它并不毗邻鱼塘,但是却因地下有很多黄沙等地质原因,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并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沙塘仔人。

吸引其他村民小组的村民过来打水

“有的古井到了冬天水位变低,导致井水供不应求或者出现干涸的现象,打水时只能借助长绳。但是这口古井即使到了冬天,也有源源不断的井水。夏天井水水位较高,我们拿着水桶蹲在古井旁就可以直接取水。”陈叔说,到了冬天,新地、新围等村民小组的村民也会过来打水,它是沙塘仔唯一一口公共古井。

陈庆全老人介绍古井的“前世今生”

“这口井的水夏天是凉的,到了冬天,则是暖的。在我父母那一代,它已经有了。”今年91岁的村民陈庆全说,旧时家家户户家里都有一个水缸用于储生活用水,天还没亮他就担着水桶到这口古井打水。“以前没有这么先进的检测设备,很难测到水质情况,曾经有见过村民将鱼放在井水里,通过观察鱼的存活率大致了解水质。”

文图:丁满

编辑:陈直

版式:林二汶

往期精彩回顾

厚街这两所学校新楼新馆正在装修!同学们:开学见!

今天!厚街再公布395个公办学位,符合这些条件可以申请!

昨晚这场行动,厚街多个场所被查封

厚街镇2019年倍增企业名单出炉,来这些企业有qian途!

厚中这个班牛了!全班同学上本科线,全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