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才明白,在社会中混得好的,不是全班的尖子生而是这个名次

2020-03-23   糯豆包妈妈

文/糯豆包(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在应试教育的时代,成绩是绝大多数父母最为看重的东西,这些父母普遍有这样的看法:成绩拔尖的孩子,以后一定会飞黄腾达,成绩中等的,长大后最多在社会上混个中流,至于那些成绩排名靠后的,则是铁定的社会底层了。然而实情真是这样吗?事实上,根据大量的统计表明,真正在社会上混得最好的,根本不是当初的那些学霸,反而是在班里排在9~18名之间的学生。

尖子生虽然总体混得并不差,然而真正混得最好的,却是这个名次

前不久,网上的一篇长文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长文描述了一场高中同学聚会,相聚的老同学好多都是十多年来从未谋面的人。通过文章的描写可以发现,十几年下来,同学中混得最好的,居然不是那几个当年凭高分考上名校的学霸,而是在班里排在9~18名之间的几个同学。

这班同学聊起往事的时候,其中一个目前混得最好的还打趣说当年上高中的时候,曾被班里的一名学霸看不起,还被嘲讽说是“半桶水”。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被嘲讽的那个已经通过打拼成了一家大型公司的高管,年薪上百万,而当年的那位学霸,则事业上不太顺利,现在已经回到老家的县城医院去工作了,二者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

为什么混得最好的,通常不是上学时成绩最好的,而是处于中流的呢?这其实是因为成绩最拔尖的那几个学生,往往会背负过大的期望和压力,一旦遇到挫折,就有可能被压垮,人生之路一般都很坎坷。至于成绩最末流的,则是从一开始就被社会打垮,失去了爬起来的能力。反倒是那些成绩中流的,为人普遍比较佛系,也比较会来事,故而他们大概率是日后同学中混得最好的一批。

孩子能否成器,与其看成绩,还不如看父母

1)淡泊名利的父母,最容易培养出成功的孩子

很多名人在谈到家庭教育的时候,都会强调自己的父母很淡泊名利,不会对他提过高的要求。这就说明父母给的期望不高,反而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事实上,这也正能印证咱们上面提到的那个观点,因为通常来讲,学习成绩排在中流的孩子,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值一般比较低,有的甚至干脆处于放任的状态,而这正好是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好处的。

2)父母的爱,才是孩子成功的最大保障

“原生家庭”是近几年逐渐流行起来的一个概念,它之所以能够大火,就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自己的一生,其实在童年就已经被决定了。一个孩子的童年过得好不好,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接下来的人生轨迹。

比起那些童年缺爱,过得不快乐的孩子,童年时充分感受到父母之爱的孩子,才是更有可能健康成长,并最终走向成功的。也就是说,父母的爱,才是孩子成功的最大保障。

成绩只是评价孩子的一个维度,一个除了成绩好,其他方面却都一无是处的孩子,未必会如父母所想的那样日后出人头地。反之,那些上学时成绩不拔尖的孩子,却更有可能全面发展,从而变成同学之中混得最出人头地的。

当然了,总体来说,学习成绩仍然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当你的孩子成绩总是在班里垫底的时候,身为父母,是一定要提起重视的。因为从统计来看,上学时成绩垫底的孩子,长大后也都大概率处于社会底层,原因很简单,他们的自信心,早就在上学时便已经被打击得荡然无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