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湖北一位妈妈陪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因为生气突发心梗差点去世。之前有位家长被孩子写作业气出脑溢血,也是危及生命。
很多网友高呼:别人代写作业最多要钱,陪孩子写作业简直要命。
可是,谁又知道写作业不仅是单向伤害,遇到情绪容易失控的父母,孩子一样会受到伤害,而且父母打孩子,孩子是没有还手余地的。
一个7岁多的孩子叫涛涛,现在才二年级,但父母给他报的培训班已经包括了三门主课,语数外,并外加一个钢琴课。
孩子在开学的新鲜劲过去之后,陷入了厌学的情绪,因此写作业特别慢,而且心不在焉。
有时候妈妈陪孩子写作业,能写到夜里11点多。
妈妈的工作很忙,回到家还要盯孩子写作业,身心俱疲。有的时候,情绪烦躁,就会拍孩子的头,让孩子快一点,然而并不能起什么效果。
一次,孩子的数学题总是算不对,妈妈认为孩子是故意找事刁难自己,以图拖延写作业的时间,所以她恼火地打了孩子,打的孩子哭着求饶:"我好好写作业,妈妈不要打我!"
听上去真的让人很心疼。
孩子、作业、无奈的父母之间,似乎形成了一个角力的恶性循环,让亲子双方都很艰难。
很多朋友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能不能让孩子写作业不要令父母操心?孩子是不是心理有什么问题,怎么写作业就坐不住?
有位心理学家讲过,13岁以前孩子有问题,不要跟孩子谈,去找他们父母;13岁以后孩子有问题,不要找父母,只能和孩子聊。
为什么13岁有个分水岭?为什幺小时候要找父母,长大了又不需要?
这个道理和许多人疑惑孩子为什么做作业都要大人操心的逻辑是一样的——家长是孩子这块白布的作者,画出怎样的图案,是家长有意无意造成的。
我们在很多"陪写作业"的网络段子里,总能看到一个怎么做题都会错的孩子,也能看到一个孩子答错题就会扔笔、吼孩子、甚至打孩子的家长。
而有些家长被孩子写作业气的住院,大家也觉得是个挺有趣的事情,只不过是"作业笑话"中的一件罢了。
但事实上呢?
是孩子把这些家长气住院的吗?仔细想想,难道不是家长自找的,自己把自己气住院的?
儿童发展心理学专家皮亚杰,将孩子的大脑发展分为了不同的阶段,被称为"皮亚杰理论",该理论认为:
儿童心理发展、大脑发展有几个特征明显的阶段。
其一,感知运动阶段;
其二,前运算阶段;
其三,具体运算阶段;
其四,形式运算阶段。
孩子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事件、学习有不同的处理能力。比如,孩子在9岁之前,逻辑能力没有发展完全,家长不能要求孩子学着解多元方程。
也正是由于大脑发育有其阶段性,孩子在小学阶段,经常会产生有趣的错误,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那些暴躁的家长,不是生气给自己看吗?
难道家长生气,孩子不会的题目就会做了?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那些气住院的家长们,是因为你们不能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绪,被自己气进的医院,纯属活该,不要怪到孩子身上。
有人要问了,难道孩子做不对题目,或者做作业拖拖拉拉,还是家长的问题了?
这里要说清楚两件事。
第一,孩子做错题目,只是阶段性的事情
大家仔细去看看,那些会把家长气出毛病的孩子,都是小学生。但只要是个智力正常的孩子,小学知识都会正常掌握的。
你见过哪个智力正常的孩子,上到初中,还无法背乘法口诀的?
第二,做作业拖拖拉拉还真就是家长的问题
家长教育不得法,自然就会造成孩子厌学。孩子都厌学了,他拖拖拉拉不是正常行为吗?难道家长不该检讨自己的脾气和教育方法,反而责怪孩子写作业不专心。
典型的刻舟求剑。
孩子在小学阶段注意力不集中,做题总出错,很大程度是被父母影响的,没有耐心的父母,不可能教出优秀的孩子。
所以,父母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正确引导孩子热爱学习,善于学习。而控制情绪是一切事情的前提条件,家长不要颠倒了因果顺序。
家长如何控制情绪呢?
01.有气换个地方撒
实话实话,看到有些孩子驴唇不对马嘴的答题,确实让人很上火,这也是人之常情。但刚刚解释过了,孩子发展自有其规律,我们可以纠正他们,让他们知道错在哪,但不能因此对他们暴力相向。
所以,真的遇到这种事,情绪一下上来了,家长可以试着换个环境,喝口茶,看会儿笑话,平静一下心情。
或者去健个身,把脾气在运动中释放掉。找到耐心了,再回来带孩子写作业。
02.多读点书
育儿方面的书、情绪方面的书、儿童发展心理学方面的书,多看一点,不要整天刷剧和看无用信息。
比如《自控力》和皮亚杰的相关理论,一方面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方面了解孩子有些错误不是他们故意的。所谓不知者无罪,凭什么怪到一无所知的孩子身上。
孩子因为写作业,被大人或者吼、或者打,吓得胆战心惊,看到作业本就恐惧,以后还会演变为叛逆情绪。
这些是父母想看到的吗?
但因为一时忍不住自己的情绪,要撒气在孩子身上,获得了一时支配全局的快意,又有什么帮助呢?不过是把自己送进医院,生自己的气让自己遭罪,怪在孩子头上,这大概是做父母最无赖的权利了。
你家是"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