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狱的前华为员工里,最著名的是他

2019-12-04   字母榜



导语:还好李一男挺了过来,还带出了一家上市公司

文 蒋晓婷

李洪元在华为工作12年,离职后被华为起诉敲诈勒索,被羁押251天后重见天日,在接受了几次采访后,他离开了深圳:“只想要人身自由,不敢在深圳待着了。”

华为的回应是:支持李洪元用法律武器维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李洪元之前,还有一位华为前员工也经历过牢狱之灾,不过他的入狱和华为并无关系。这位前员工就是李一男。

2015年6月1日,北京751D.Park时尚设计广场的大罐里,一个瘦削的中年男子骑着电动车上了舞台中央,感慨人生起伏如同过山车,要将过往归零,开启人生第二次创业。最后他还小声地补充了一句:这是最后一次创业。

这名男子叫李一男,曾经的华为“太子”,公认的技术天才。

通信行业的技术大神下凡制造电动车的惊讶还没被大众完全消化,2天后,李一男45岁生日的前一天,他在深圳宝安机场停机坪出口走廊,被警方带走,罪名是涉嫌股票内幕交易。

入狱事件激起千层浪,众人惊愕财务自由的李一男为什么要为700万走上犯罪之路,而他刚创立的牛电科技面临灭顶之灾,一笔41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在早已确定的情况下,遭遇不少投资方反悔。

2年零6个月的有期徒刑,也让李一男错过出行领域的黄金发展期,眼睁睁的看着蔚来、小鹏汽车、乐视汽车崛起,滴滴成为网约车出行霸主,共享单车全面爆发。

二次创业再遭打击,据财新报道,李一男在监狱里托人给“干爹”任正非带信,希望任正非能帮他一把。事后他后悔了:“华为是狼性的企业,不可能轻易原谅我。”

A

李一男的人生故事,与华为有关的日子最为浓墨重彩。

1992年,李一男进华为实习,刚好踏在华为的发展关键期。这一年,华为销售额破亿,只是深圳一家公司规模不到200人的小企业。

一向居安思危的任正非,要求华为集中力量开发交换机,带队的是2号员工郑宝用,在公司地位仅次于任正非。项目誓师大会上,任正非放话:“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你们还可以另谋出路。”

这个叫“C&C08”的项目组,堪称华为希望。研发出来的2000门网用大型交换机,不仅成为华为后期所有产品的基石,走出来的研发人员也悉数进入华为中高层。

李一男也因为这个项目一举成名,几乎以火箭般的速度,当上了常务副总裁,华为的二把手。

江湖上至今流传李一男的升职传说:入职第二天成为华为工程师,7天后成为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入职2年,李一男带队研发的C&C08万门机给华为带来13亿订单,因此提拔为中央研究部总裁以及华为总工程师。入职4年,李一男成为华为常务副总裁,手里捏着华为10个亿的产品线。

任正非主动称呼李一男是自己的“干儿子”,工作上连骂带教育,发脾气时说踹就踹,在华为人眼里,两人的相处像极了父子。



蜜月期的“父子”,走着互相成就的路子,李一男在技术上攻城略地,带着华为年收入突破200亿。任正非在人事上提拔不遗余力,升职加薪,奖励百万股票。

到2000年,华为已经成为深圳市的通信行业巨擘,手下有2万名职员,30岁的李一男在华为堪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内部一直流传李一男是接班人的传闻。

按照这条路径走下去,华为迟早有一天将是李一男的天下,但李一男觉得华为缺乏“自由”。

刚好任正非提供了一份自由。这一年,任正非写下一篇《华为的冬天》,预测电信业寒冬即将到来,鼓励员工内部创业,承包华为的分销、培训、内容开发、终端设备等业务,华为则集中精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为此,华为专门出台《关于内部创业的管理规定》,提出凡是在公司工作满2年的员工,都可以申请离职创业,成为华为的代理商,前提是需要签订君子协议:不能涉及产品研发。

作为“干儿子”,李一男率先响应,当年4月,任正非特地带着十多名高管在深圳五洲宾馆欢送李一男,任正非期望他带着“港湾”成为华为内部创业的一个典范。

不出任正非所料,李一男带着股权兑换的1000万元的华为设备,北上京城创下港湾后,真的成了华为内部创业的3000多名员工中,最有竞争力的典范。

B

李一男的创业史和在华为的升迁史一样传奇。

任正非曾毫不吝惜对李一男的夸赞: 这小子太厉害了,看问题太深刻,如果我要做个人投资,我一定投他。

和任正非有同样看法的人很多,比如美国华平创投,一出手就是大手笔的1900万美元。当时腾讯的市值不过550万美元。

尽管当时是电信业的冬天,李一男以数据通信业务为突破口,很快声名鹊起。不过3年时间,港湾推出的产品打入海外10多个国家,在国内由34个办事处。年营收从2001年的1.47亿元,翻番增长到2003年的10亿元。

在宽带IP产品领域,港湾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与华为的15%距离越来越近。产品领先程度,被业内公认比华为都要早半年。

因为港湾内部人员大多数来自华为,管理模式、研发体系,作息习惯等全部沿用华为,港湾在业内一直有“小华为”的称呼,

与此同时,大华为的“冬天”真的来了,内部创业导致流失超过3000名技术人才,这些人除了进港湾,大多数选择创业,研发和管理方式都在模仿华为,华为的研发体系一度濒临瘫痪。与此同时,华为大手笔投资的3G研发难见天日,数据通讯产品上被港湾围剿,还惹上了与思科的官,2002年,华为的营收首次出现负增长。

到2003年,李一男收购老同事黄耀旭创立的钧天,两家业务产品触及到华为的根本,成了和华为撕破脸的导火索。

华为发怒了,和美国3COM公司合资形成战略联盟,不惜代价封杀港湾。据说华为成立了“打港办”,目的只有两个:让港湾赚不着钱,不让港湾上市。

操作起来快狠准:港湾给项目报价60万,华为只要20万,甚至白送。实在不行就卖惨:如果我连白送都送不出去,回去恐怕主任都要被撤职了!

此前从华为流到港湾的研发人员,被华为砸钱动情“策反”回归,让港湾吃了一把研发瘫痪的苦果。

大华为“打港”一年,“小华为”港湾的营收就陷入停滞。

另一方面,港湾谋求上市的操作全部被扼杀。2004年8月,港湾首次准备IPO,投资银行高盛收到了匿名人士邮件,邮件称港湾方面涉嫌制造虚假销售数据。2005年9月,港湾第二次准备上市,港湾网络法务部收到来自华为公司的律师函,内容不到1000字,但措辞强硬:要求港湾公司尽快解释对华为多项产品的知识产权侵犯问题,如若不然,不排除诉诸法律。

诉诸法律是华为的杀手锏。当年5月,华为有三名前员工王志竣、刘宁、秦学军,在创业“沪科”公司后,同样被华为以侵犯知识产权的名义告上了法庭,最终的结果是,李一男的这三位老同事,被深圳市南山区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两到三年的有期徒刑。

而港湾最后被华为以17亿的代价招安。2006年6月6日,李一男刚过本命年完36岁的生日,华为常务副总裁徐直军带着队伍来“收编”港湾,将港湾所有有价值的路由器、以太网交换机、光网络等全部资产、人员、业务全部知识产权转让到华为。

作为收购条件之一,李一男必须回归华为工作两年,头衔依然是华为副总裁,兼任首席电信科学家,但没有项目决策权和参与权。

在李一男回到老东家上班的第一天,他被安排坐在没有窗帘的办公室,外面是一拨又一拨来参观“叛徒”的华为员工;甚至在开会时,有华为管理层直接称港湾员工是“战俘”。

时至今日,华为对“叛徒”的惩罚也从来不藏着掖着,2015年底,荣耀CEO徐昕泉离职,还被余承东嘲讽:数典忘祖。

C

2008年,李一男在华为服务两年后离职,重获“自由”。

以他的资历,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入职百度当CTO,进中国移动旗下的无限讯奇担任CEO,去金沙江当投资合伙人,事业成就始终达不到华为给予的光环。

与此同时,同年龄的雷军用“小米”搅动了手机终端市场的浑水,引来华为亦步亦趋在模仿学习。张小龙打造的微信帮腾讯奠定社交霸主地位。

第一次创业的经历太惨烈,李一男终于在45岁那年,选择和通信行业完全不一样的电动车,开始第二次创业。

时隔15年重新创业,李一男的转变明显。此前出了名的情商低、桀骜不驯、不给任何人面子,从不接收记者采访,开始主动接受媒体采访,掏心窝子说自己“失败”:一流的人生,就是看着别人犯错误,自己不犯错误,吸取经验教训;二流的人生,是自己犯错误,自己吸取教训;三流的人生,是自己犯错误,自己还不吸取教训。我学习还不够及时,目前还只是二流的人生。

想要过二流的人生谈何容易。

在2015年6月的牛电发布会上,李一男称这是最后一次创业,要将过往一切归零,重新开始。只是,人生的第二场战役还没打响,他就以涉嫌股票内幕交易的罪名被深圳警方抓进了监狱,因为700万套牢了人生的2年零6个月。

这项罪名的起因是他在前一年通过内幕消息买卖股票,时隔一年被证监会发现,在创业最关键的阶段进了局子。

“干爹”没有来帮他,李一男也没有勇气面对任正非的原谅。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李一男一手组建起来的牛电科技创始人团队,没有一个人离职,帮他留住了最后一次创业的梦想。

只是狱中才两年,世上已千年。同在狱中的黄光裕遥控指挥都拯救不了国美,出行领域也早已换了人间。

李一男2015年发布会上,曾将小牛电动车定义为主流城市人群最重要的辅助交通工具。等到李一男低调出狱,看到的小牛电动车,3年累积全球销量只有43万台,而同行业雅迪电动车,光是2017年一年的销量就达到了420万台。

去年10月,距离李一男首次创业失败已经过去12年。这次李一男终于亲眼见证自己的公司上市,不过尴尬的是,牛电原计划募资1.5亿美元,最终筹资额近乎腰斩,只筹集了6300万美元。

当天李一男去了敲钟现场,48岁的他,头上白发明显,身材略显佝偻,他没有敲钟的资格,也没出现在牛电的大合影里。

与此同时,华为依然风光正茂,不仅是全球第一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也是国内排名第一的智能手机供应商,手机销量近2亿。

现在李一男留在华为的印记都已消失,也许只有一件事例外,从他离职开始的华为欢送会传统还在延续。

参考来源:

【1】《江湖一男》,财经无忌;

【2】《别了,港湾》,中国企业家;

【3】《半年亏损3.15亿、三年销量不足50万台,牛电IPO能否迎来曙光?》,懂懂笔记;

【4】《任正非李彦宏都欣赏的他 成功之路为何戛然而止》,腾讯科技

【5】《轰动全国IT界的“华为窃密案”作出终审判决》,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