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国门 大庆市七所医院医护人员前往“新战场”

2020-03-30     大庆网


接转组队员杨雪丰在机场等候入境旅客。(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接转工作组为入境返庆人员准备了暖心的小卡片。(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为保国门安全,愿逆行而上。”他们是来自我市七所医院的医护人员,在这座城市逐渐恢复正常之时,再一次“出征”……

  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守住战“疫”成果,按照省驻京办关于北京入境人员接转工作安排以及市领导批示要求,3月16日,我市成立了由市驻京联络处牵头,市卫健委以及市公安局参加的接转工作组。其中,市卫健委派出以油田让北医院副院长马承东为队长的前后两批共七名同志,组成医疗队,前往北京,做好入境返庆人员的安全接转工作。

  17日下午,首批五名医护人员及一台救护车抵达北京,正式投入到接转工作中。他们,成为奔跑在防疫路上的“护航”英雄。截至3月28日,接转工作组在京已接转入境旅客91人、65批次。

  驱车千里,前往“新战场”

  “我们16日接到通知,当天下午乘救护车出发,第二天就到达北京。”马承东和他的队友们,不到24小时便与市驻京联络处汇合,快速投入到入境接转旅客工作中,从当晚一直忙碌到次日清晨。

  我市接转组的首批五名成员分别来自油田让北医院、萨尔图区人民医院、红岗区人民医院、油田南区医院和龙凤区人民医院,救护车来自龙凤区人民医院。

  据了解,他们每个人都从大年初二一直工作到现在,也都曾在支援湖北的请战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这是一个‘新战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我们要全力守好‘祖国大门’,绝不辜负市委、市政府和卫健委领导的嘱托,在胜利曙光到来的时候更不能掉以轻心。”马承东说。

  接转组负责在机场、车站、宾馆和集散点多地之间接送入境旅客。在旅客未到达北京前,接转组并不掌握被接转旅客的信息。在航班到达北京后,旅客经过机场检查、登记后,才被送达接转组。

  “虽然接转旅客量并不大,但是因为旅客入境航班和返回大庆的时间地点都不一样,即使一名乘客,也要花费3-4个小时接转一次。”马承东告诉记者。

  接转工作开始的第一天,负责接转乘客的一台中巴车就行驶了近500公里,运行近14个小时。

  暖心服务,欢迎同胞回家

  作为接转工作组医疗队队长,在接转核酸检测的高危入境旅客时,马承东一定是第一个上。“大家都知道接触这些旅客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我们的队伍里,没有一个人退缩。”

  “那天我值班,负责接转一位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接到后,她着急地对我说,她的行李找不到了,毕业证和学位证都在里面。”赴北京接转组成员、来自萨尔图区人民医院的杨雪丰告诉记者。“我也替她着急,那么重要的东西,万一丢了会很麻烦。”杨雪丰当即帮她改签了返庆车票,又陪她回到机场找工作人员协商。他们在机场里找了三个多小时,通过核实发现,行李被别人拿错了。经过机场妥善处理后,杨雪丰才匆忙将这名留学生从机场送上返回大庆的列车。

  接转工作中,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卫健委和大庆驻京办不仅对接转组工作人员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同时也把温暖送到每一位入境的大庆人手中——一只手提袋里,除了装着面包、火腿肠和水等应急食品外,还有一张暖心的小卡片,上面写着:“疫情隔不断亲情,重洋留不住脚步。欢迎回家!”

  “坐十几个小时的国际航班,全程几乎不敢吃喝,很多旅客的心情因此变得焦躁。我们换位思考,要让入境旅客感到安心,而不是烦心。”接转工作中,医护人员不但随时观测旅客的体温和症状,细心询问其在境外接触过的人群、转机经过和其他流行病学史,同时给予心理疏导。

  守好国门,24小时不断档

  接转组成员刚到北京的一个星期,是他们最忙的日子。

  “算起来,我们十天十夜连轴转,一批旅客刚送到集结点,另一批就到了,必须马上返回。”也正是因为这样,接转组成员24小时轮流值班,不间断地关注接转信息。

  “如果漏掉一条信息,就有可能耽误一批旅客的接转;即便一名旅客的某个环节跟踪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工作群中每天都有上百条有关接转的信息,每一条都有回复、跟踪和落实。

  “比如取行李这么一件平时看来很小的事,现在就要花费三四个小时。”马承东告诉记者,几乎在三分之一的国际航班中,行李和乘客都是分离的,先送旅客,然后再取行李。

  随着飞往北京的国际航班的分流和增援的第二批队员加入,马承东和队友们的工作强度不再像刚到北京时那么大,但还将有部分航班经过疫情检查后飞回北京,所以接转任务仍在继续。

  大庆日报记者 徐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lJaKnEBnkjnB-0zZH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