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
建安区艾庄回族乡谷杨村,
大多数村民在该村的蚕丝被工厂忙碌着。
“我今年70岁,干一个月,能拿1500元!”11月13日,建安区艾庄回族乡谷杨村的牛有敬正在一台絮棉机旁忙碌。牛有敬主要负责叠放被芯,活儿并不累。同村村民王松霞有语言障碍,但靠着勤劳的双手,每个月也能拿2000多元钱。两人此前均是村里的贫困户,目前都已实现脱贫。
“不出远门就有活儿干,在这里干着心里可美!”44岁的村民鲁晓丽在平车机岗位上边缝被子边笑着说。鲁晓丽患有重病,可是乐观、勤劳,来到蚕丝被工厂的第一个月就拿到近3000元钱。“
“只有带头干出成绩来,让百姓得到实惠,才能赢得民心。”武保军说,以前,村里出行不便。2016年,村里修建了一条长100多米、宽7米的出村道路,改写了村民出村绕行的历史。2017年4月,村里实施了全长4.8公里、总投资300余万元的道路项目,把南到桂村、北接鲁湾村、西至禹州市、东接许艾路的道路全部进行了整修,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网,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目前,我们已经销售夏凉被、蚕丝被等4万多条。”武保军说,产品主要销往江苏南通等国内城市,还有一部分出口到非洲、大洋洲的一些国家。“我们的科研楼正在建设中。随着项目的发展,后期我们计划带动更多的村民加入,带领村民走上富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