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龚爱华)"妈,单位一放假我就回来陪您过年!"元月21日,农历腊月二十七,何珊琳与母亲打完电话后心就飞到了赤壁的家。去年父亲离世,春节前母亲又患病,何珊琳归心似箭。
可第二天一到办公室,何珊琳就接到因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党员干部不能离开驻地,全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作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公室主任,何珊琳迅速投身到抗击疫情的战"疫"中。
三点一线连轴转
"这个材料下午五点前要准时上报","你马上去办公室把原网格值守安排作个调整","社区居民需要的防护用品要抓紧协调落实"……何珊琳每天都会接到这样的电话。办公室本来就是单位的中枢,在防疫战时状态中,工作就显得更为紧张。何珊琳就像人工智能机器人一样,设定在家、单位、社区卡口"三个点"上连轴转,老也按不下暂停键。
因为是非常时期,各种文件、通知比平日要多得多,毕竟关乎疫情,谁都不得掉以轻心。即使不是何珊琳值班,她也每天都要到办公室处理公文,尤其是有急件时,更是不得耽误。连门卫师傅看到她频繁出出进进,都对她说:现在放假了,又是特殊时期,你要少出门。她何尝不懂得这个道理?但职责所在,她不得不去处理工作上的事情。
1月25日,大年初一,傍晚5点多,何珊琳接到市委总值班室电话,告知单位内网有个急件要在晚上8点前报送材料。她接完电话,立即放下手上的家务事,等不到吃晚饭,晚6点前赶到单位。内网所发文件没有电子版,有关表格还需要重新制作,特别费事。她细心地按要求将要报送的3份表格一一打电话填报、确认、校正,然后发给领导审定,晚8点前准时发给指定的邮箱,等电话确认接收后,她才放心回家。回到家时已快21点了,家人还在餐桌边等她吃新年第一个晚餐。
随便翻开何珊琳的一天工作日志,满满都是她忙碌的身影:
2月2日,正月初九,早上7点30分出门,8点到办公室,做卫生,消毒,烧开水,开始办公。
1.将2月1日晚单位组织的网评情况发给市网信办;2.处理政务内网6个文件;3.电话询问三位干部及家属身体状况,得到"正常"回复;4.制作《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记录表》发给社区值守干部;5.收到市政府办春节假期延长到2月13日急电,迅速通知同事,制订单位值班安排,报领导审定后,发到工作群并报送市政府总值班室;6.接到市委组织部通知,草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20年第2期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方案》,经领导审定后在工作群里发布,并组织大家捐款;7.向市委组织部报送《离咸干部返回统计表》《全市已离咸党员干部外出情况汇总表》;8.协调单位干部黄江城到精准扶贫村开展防控通行事宜,保证其按时到达渡普口村;9.单位领导召集本人等有关人员开会,研究安排近期单位值班、社区值守工作;10.拟写《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展"亮身份、践初心、比作为"活动方案》……
晚上9点才离开办公室。
40多天里,何珊琳办理各类公文110多份;上报防疫情况材料30余篇、表格近百份;组织网络评论500余条;制定方案、撰写文件通知41份;发表通讯稿件16篇;撰写疫情防控工作日志《特别的假期》2万余字。其中一些工作特别琐碎,有很多事情都在家里完成,经常一忙就到半夜。
坚守卡口不言苦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何珊琳深知下沉社区卡口责任重大。
小区是防疫第一关口,工作要有细度、难度、强度。卡口值守,何珊琳每天提早出门,提前到岗,最后一个离开。入户宣传、登记测温、解释劝返、上门核查,一丝不苟。
2月15日,正遇温泉下了一场小雪。何珊琳被刺骨的寒风刮得透心凉,她冒着雪,顶着风,走到值守点。何珊琳所在的卡口是个还建小区,根据前期摸底,小区共有24套房,其中2套未装修,6户春节期间无人居住,现有16户住户。按照入户排查"不落一人"的要求,何珊琳和同事发现1-402周某某家信息不全,却一天三次敲不开门。当晚8时许,何珊琳和同事第四次上门,连敲了数十下,才听到屋内有一个老妇人的声音。原来,这家人有人从武汉返回,是密切跟踪对象,所以面对询问人员就躲躲闪闪。
终于,该小区各户信息全部核对清楚,逐户建档,对今后的值守就更有底了。
在小区卡口执勤时登记检查时,遇到一些胡搅蛮缠硬闯卡口的居民,何珊琳总是苦口婆心劝返。经何珊琳和同事们反复宣传,小区居民慢慢配合检查。
40多天来,何珊琳坚守卡口不言苦。在日记中里她这样写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在防疫一线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如多值守一次,多宣传一次,多劝阻一次,每次的多一点,就会让疫情早一点过去。
爱心传递显大爱
何珊琳虽是一名弱女子,但她心中充满了大爱。
2月21日,同事一父亲过世,带班领导打电话说要办公室安排人员换班,何珊琳毫不犹豫地自己去班。她说,谁都有父母,谁都会遇到难事,大家都不容易。
在小区卡口值守期间,何珊琳了解到小区部分居民是改制企业下岗职工,生活较为困难。她和同事们总是想法设法为他们争取一些捐赠物资的分配,1棵花菜,2把生菜,2颗圆白菜,几个鸡蛋......尽量减轻他们的生活负担。同时,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哪家没菜了,没米了,没油了,她都想办法给他们代购。她要把党的温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爱心传递给他们。
她惦记着那些战斗在救治一线的医护人员,为他们歌,为他们哭。当她看到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自己患了冷冻症,妻子感染新冠肺炎,仍然在一线救治其他患者的事迹后热泪盈眶。她自己妹妹妹夫也是医护人员,一直奋斗在救治病人的一线。每天都要问他们的安危,为他们的平安祈祷。单位号召捐款时,她积极响应,体现了她报国的拳拳之心,敬医的眷眷之意。她在日记里写道:我不是医生,救不了病人;我不是工人,建不了医院;但我是志愿者,可以帮助宣传,坚定大家投入抗击疫情的决心。
因抗击疫情何珊琳没能兑现陪老母亲过春节的承诺,但她在心里一直惦记着老母亲。白天忙,她只有晚上回到家里才有时间和电话问候母亲。她在日记中写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母亲,对不住了,只希望疫期早点过去,我再回您膝下请安。
疫情还没结束,何珊琳依然在抗疫一线中奔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