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故事(3)
洛龙区第三实验小学谢青青
这是一次考验,考验中孕育着“用技术改变教育”的契机;
这是一次挑战,挑战中隐藏着“激发每个人创新能力”的按键;
这是一次磨砺,磨砺中蕴含着“突破自我”的方案……
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是这个春天给洛龙教师的一个新课题,对于习惯了面对面授课的我们来说,这个课题的确具有挑战性。
“一根网线心相连”,洛龙教育人积极探索,深入实践,双眸在屏幕间流转,思绪却在黑板前推演……
在这个特别是寒假里,洛龙区第三实验小学秉承“德能兼修,知行至美”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条件变化,交流空间变化中,把疫情,把灾难变成教材,把学校应该做的,能够做的,通过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最佳。
洛龙区三实小的语文老师谢青青,为了能上好一节“网络直播课”,她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耐心。从网上收集教学资源,到学习平台的直播技术,从不厌其烦的修改课件,到教案的一次次修正,她努力做到在网上授课不落下每一个孩子,不漏掉一个知识点。
云端有智 悦读点亮人生
为了能上好“生命教育”这一课,谢青青老师延续了过去的习惯——每周一下午开展阅读课。她带着孩子们一起阅读相关书籍,她结合疫情,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孩子认识自然的奥秘,理解生命的意义。
从《小憨抱抱》中,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关爱身边的人;在《美宝的魔法花园》里,孩子们感受到了与人分享的快乐;在《一片叶子落下来》里,孩子们学会了倾听生命的声音。
这场疫情,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并在未来一段很长的日子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作为孩子们的领航人,有必要,应该,必须,给孩子上好这堂生命教育课!
架起沟通的桥梁
特殊的时期需要有特殊的关爱。居家久了,心情自然急躁;放假久了,身体自然懒惰;作业多了,自然失去耐心。
谢青青老师说:“我有家校本和班级圈两个法宝。” “家校本”、“班级圈”,成了她和孩子们沟通的主要方式,你看,语音、图片、文字,微视频……好美啊!
“小美,你今天读书读的特别流利,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给你点个赞。”“轩轩,希望你在读书的时候再大方一点,这样你会更优秀!”
家校本里,一对一的交流,好做法的公开评价,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心,保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传递着积极的正能量,温暖着孩子们的心,感动着每一位家长。
妙手生花对疫情
每周四下午,安排家务劳动这节网络课。课上,学生们跟着谢青青老师学叠衣服,擦桌子,洗碗……孩子们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理解生活的不易!
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家务劳动既能“劳其筋骨”更能锻炼其强劲之意志和独立之精神。长大后方能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才!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听多了,看多了,孩子们就明白了,感悟到了什么是“心连心”,懂得了什么是“命运共同体”。
谢老师和她的一年级团队号召孩子们办手抄报、录小视频,记录下自己感动的瞬间,为武汉助力加油!
稚嫩的画笔,画出对武汉的期望;动听的声音,抒发着孩子们的爱国情怀。道德教育、爱国教育、生命教育,在一个个行动中,化作学生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出他们坚忍不拔的品质,爱国爱党的情怀!祖国,我永远和你在一起!
云端有美 我们在成长
绘本阅读课。把绘本搬上屏幕,与孩子们一起感受绘本的文字美,绘画美。
真实的第一次。谢青青第一次使用多群联播给两个班级同时上课,第一次使用电子粉笔,第一次与自己曾经朝夕相处的孩子们“隔空相遇”……
我和我的团队。谢老师说,她并不孤单,因为她的身后,有坚强、智慧、强大的三实小的团队。他们在“至美”教育的浸润下,大踏步的前行,探索,创新,提升……
孩子们在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