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任的老师无疑是学生和家长最希望遇到的,但老师太过负责,会不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呢?
近日,有这样一位老师,出于责任心,为学生们的食品安全问题,仗义执言而遭致殴打、罚款。这位老师名叫王凤梅,是江苏淮安一所民办学校的生活部主管,在工作中发现学生餐具存在不卫生的情况,与食堂人员交涉时反被殴打。
王凤梅向总校长反馈无果后报警,学校认为报警行为,会对学校的名誉造成很大的伤害,且学校并没有向其授权过细监管,遂对王凤梅做出了罚款的处理。
老师说的是实话,怎么就对学校造成名誉伤害了? 显然,在学校看来,是王凤梅老师多管闲事。这就让人很无语了,学校名誉难道比孩子们的生命安全更重要?一个学校,下至食堂工作人员上至校方领导,都应该把责任心居于首位,厨房的卫生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是重中之重,更要引起重视。
可这所学校对存在的问题不仅视而不见,反而去打击指出问题的老师,这是明目张胆地把责任抛之脑后。想问问校领导,食堂的工作人员,带着洗涤剂,粘着菜叶子的餐具,你们自己敢用吗?
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家长闯进学校食堂,查看卫生状况,也不会有小学生会想到食堂的饭菜不干净。所以,就很需要王凤梅这样的老师来管闲事,来捍卫学生舌尖的安全,像她这样极具责任心的老师,值得珍惜和保护。
校方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食品安全监督人人有责,别人都是奖励发现问题的人,此学校则反其道而行之,实在震惊,不知怎样的风气下,才会有如此恶劣的事情发生?
学校不是大酱坛,其声誉不是捂严实就能发酵出来的,而是靠自己的好风气和优异成绩挣来的。
学校既然知道曝光后,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但可悲的是,学校一直都没意识到问题的根源,难道是当局者迷?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不难弄清楚责任主体不是指出问题的生活老师,而是敷衍了事的食堂和熟视无睹的校方领导。老师本可以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她没有这样做,不顾后果地去行使老师的职责,保护孩子们的食品安全。
对于食堂卫生的监督,没有过细,只有更细,这是学校应该尽到的责任,然而近年来,学校食堂却频现食品安全事件。今年3月份,多名成都家长发帖称,自家孩子就读的学校食堂疑似使用过期变质食物,导致身体出现问题,同时有多张图片为证,肉长毛,菜发霉等现象清晰可见。
前几天,教育部在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发布会上,提出要求:严格落实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有了陪餐制,相信今后学校食堂的卫生情况,会有很大的改善。
总之,校园食品安全不是小事,需要仗义执言的"管闲事者",更需要制度来保障。建议相关部门严查责任人,同时还要切实保障涉事老师的相关权益。一次不公正,很有可能会让王凤梅之类的老师,丧失掉举报的勇气,如果连老师都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又怎么教育孩子们维护正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