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第一天,老牌网红三只松鼠突然爆出消息,称拼多多上的三只松鼠旗舰店非自己所开,且未授权任何经销商在拼多多进行售卖。
然而,相对于三只松鼠的措辞,拼多多方面的回应则显得平静许多,拼多多回应称:商家被迫声明,"压力已经山大,对此表示理解"。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背后无疑有"黑手","电商二选一"行为不言而喻。据了解,三只松鼠早在2017年,就已以官方旗舰店的方式入驻拼多多,并和平台有多次联合定制推销活动,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多款单品以10万+的拼单量爆红。
有趣的是,在三只松鼠发布声明之后,网上随即出现了许多三只松鼠"打假"拼多多的消息,并且随之出现的诸如"食品安全、假货"等变种信息也在传播,俨然有备而来,而且已经模糊并开始转移公众对此轮舆情的关注点。
事实上,对于电商二选一,今年六月份就已被相关部门明令禁止,但仍然屡禁不止,在每一次电商大促前夕基本都有它的身影出现。
对于商家来说,多一个平台意味着能获得更多的客源和渠道,但在二选一的威逼下,他们只好选择关闭其他的平台,导致直接减少销量,损害了商家的切身利益。
而作为消费者,多一个平台就多一个选择的机会,但是二选一出现后,消费者只能在某单一平台上购物,再无平台间对比而来的性价比,到头来受害的还是普通消费者。
但追究电商二选一的本质,是传统电商平台对其多年积累的垄断优势地位的滥用,而垄断无疑是创新的天敌,没有了持续的创新,造成的恶果,到时候恐怕买单的就是整个社会了。
还好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法律制约电商的不合理竞争,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国家对电商环境治理的进一步深化,终将实现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还电商大环境一个公平竞争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