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大改徐悲鸿画作,骏马改成了骡子仍卖4370万,网友:画蛇添足

2019-08-30   艺术起源

从上个世纪与人争执不休,活跃在文化界,到如今一幅书画上千万,令人熟知,范曾的身影贯穿了当代书画界的整个历程,然而提起这位自命不凡的书画大师,无论是专家还是网友,都有对此嗤之以鼻的人,褒贬不一的他,总会在人品与绘画水平上双双被人吐槽,其中就有一幅与徐悲鸿合作的画作,遭网友嘲笑。

范曾

很多人听到徐悲鸿与范曾合作,都会有些纳闷,徐悲鸿去世的时候,范曾才是一个15岁的毛头小子,怎么可能与一位绘画大师合作呢?其实在画坛中,合作画的创作方式并非是两人在一块创作。比如齐白石大师曾经留下来没有画完的画作,他的后代再帮忙补全后,也同样属于合作画。

齐白石、齐良芷合作画

在2012年春季拍卖会中,齐白石的小女儿为父亲没画完的虫子补上了景色,便以3000万的天价拍卖成交,可见合作画的价值,而不仅仅是父女合作,在画坛中,徐悲鸿没画完的一匹骏马,在创作半个世纪后,也被补全成为了一幅完整的画作。

徐悲鸿画作

徐悲鸿画马,自然不用多说,在如今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画马大师,但是范曾为他补画,便有些不可思议了,毕竟范曾的绘画风格,与徐悲鸿有些格格不入,范曾以人物画著称,让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满墙挂满了没有画完一模一样的“老子出关”图,虽然也因此被人状告他“流水线画画”,但是也因此名声大涨。

范曾“流水线画画”

而且范曾的画作,多都是线描作品,以写实人物画为主,不过他的人物画中,最为著名的“老子出关”图中,常常会有牛、骡子、马的出现,毕竟绘画的背景故事就是人骑在马上与书童一块出行的画面,因此范曾对于画马还是有所造诣的。

范曾《老子出关》

作为那个年代的后起之秀,范曾在画坛中还是享誉盛名,而就在徐悲鸿去世后,他的妻子拿着他没画完的作品,找到了范曾,让其帮忙补全那幅画。

这件事对于范曾来说,自然是一件不可多得好事儿,想想自己能够为徐悲鸿起头并肩创作一幅画,不仅仅是在名气上,在绘画价值上都会有所提升,因此范曾欣然答应了下来,并且开始思考如何补全这幅画。

徐悲鸿与妻子廖静文

这幅没画完的画作,正是徐悲鸿大师赫赫有名的《六朝诗意图·知足常乐》画作,同样类型的底稿有三幅,而创作这幅画的灵感是来源于民间的一句俗语,为“别人骑马咱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回头一见推车汉,比上不足比下余。”

徐悲鸿《六朝诗意图·知足常乐》

而范曾要改的那幅,则是保存在徐悲鸿遗孀廖静文手里的底稿,整幅画作只有没有画完的线描底稿,因此范曾若想要补全,则需要大改整个画面,尤其是其中骡子与马的对比更要突出出来,难度很大,同时这又是十分珍贵的徐悲鸿遗作,因此范曾在创作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

范曾画画

当范曾改完后,这幅画作的价值也随之水涨船高,虽然徐悲鸿大师的一幅画价值不菲,但是在如今,再加上范曾的名气,这幅范曾改完后的画作更是不可小觑,在2011年首届大型中国书画拍卖会中以4370万的天价成交。

范曾、徐悲鸿《六朝诗意图》

但是看完这幅画后,很多网友嘲笑这幅画中,哪儿有骏马,整个都是骡子在拉人的样子,简直是把骏马改画成了骡子,其实对于网友的评价,大多是源于对于范曾大师的一些偏见,其中也有网友评价范曾改过之后是“画蛇添足”,当我们把范曾改过后的画作放大来看后,便能发现一些细节还是很出色的。

范曾、徐悲鸿《六朝诗意图》放大10倍

在放大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画作的变化,这幅画与原本徐悲鸿留下的底稿中,马蹄的部分都有所改动,同时候面的连山与壮硕的松树都添加上了上来,整幅画更加完整,同时细节的地方的处理的也很仔细,与人们印象中范曾“流水线”的挥毫有些大相径庭。

虽然对于这幅画,网友们并不认可,也认为范曾大改过的画作,没有了徐悲鸿画作中骏马的气势,骏马成了骡子的样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范曾与徐悲鸿的合作,在画坛中也仅此一幅,因此也有人会出高价拍卖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