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1993年被誉为“香港电影武侠年”,顾名思义,就是指这一年有多部武侠片在香港上映,其中堪称经典的也绝对不在少数。也许很多人心中会发出疑问,这究竟只是巧合,还是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所促成呢?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聊聊造成93年武侠片井喷式爆发的种种诱因。
都知道香港影坛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掀起过一阵拍摄武侠片的风暴,直到二十多年后,这股风暴又由徐克和胡金铨打造的《笑傲江湖》再次吹动。
这部以诗意的影像风格,儒学和道学诠释中国武侠思想的金庸电影,虽未能打进当年票房榜前十,但在业内却引起震动,更被誉为是新武侠电影的开山之作。在此之前,人们印象中的武侠片是张彻,楚原的老式武侠片,而《笑傲江湖》的出现,则以借古讽今的批判和飘逸洒脱的动作美学刷新了人们对武侠类型片的认知,它不仅为徐克后来将新派武侠电影推向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启发了越来越多的同行摩拳擦掌,准备筹拍自己的新派武侠电影。
1991年,徐克又紧接着推出了新派武侠电影的巅峰之作《黄飞鸿》,并将香港观众耳熟能详的黄飞鸿以新鲜的手法进行重新包装和打造,将一个传统英雄的故事拔高到了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而李连杰塑造的青年黄飞鸿形象也为电影加分不少,在多方共同作用之下,影片票房口碑双收,卖了2970万港币的好成绩,并在次年金像奖上一次拿下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动作设计等四个奖项。
正是《黄飞鸿》的叫好叫座,也让一些商业嗅觉敏锐的电影人,提前预见到了新武侠电影在未来的香港电影市场中将会发挥巨大能量。
1992年,徐克和李连杰又再度合作了《笑傲江湖2之东方不败》和《黄飞鸿2之男儿当自强》。这两部电影,同样获得了商业和艺术上的认可,论娱乐观赏性均比前作更强——《笑傲江湖2》特技效果的气势,明显超过了第一部,且在以往的香港武侠片中非常罕有;而《黄飞鸿2》里李连杰和甄子丹之间的较量,比起前作也更加明快,凌厉和炫目。
如果说91年香港影坛武侠片的情况还只是孤掌难鸣,那么到了92年,武侠片也开始进入了全盛时期:这一年,除了《黄飞鸿2》和《笑傲江湖2》以外,徐克还与导演李惠民合作,推出了武侠片经典《新龙门客栈》。
而另一边,在当时拥有超强票房号召力的星爷,也联合王晶、陈嘉上和杜琪峰3位导演,拍出了《鹿鼎记》两部曲、《武状元苏乞儿》和《审死官》,这几部电影虽然虽然题材差别比较大,但其实都融入了大量的武侠元素,并且都打入了当年香港电影票房榜的前五名。
此外由曾志伟执导,刘德华、林青霞主演的《绝代双骄》也是以武侠为题的电影,还有李力持导演,谭咏麟、梁家辉等巨星主演的《黄飞鸿笑传》更是大肆恶搞了徐克版《黄飞鸿》,这时武侠片迎来再次大爆发,已经开始出现了一定势头。
以上数据表明,彼时推动了武侠片二次发展的重要人物,不仅有徐克,还有星爷和李连杰:前者虽不像徐克那样缔造了新派武侠电影的开端,但却通过自己的票房号召力让观众重新接受了武侠片。
而李连杰的成功,也引发了很多电影公司在坊间寻找和发掘“第二个李连杰”,这些举动,都是为1993年武侠电影大爆发所做的铺垫。很难想象若没有两人送上的这一波神助攻,新武侠电影还能不能成气候。而最后的事实是,92年末到93年初,大量新武侠题材的电影开始接连不断地涌现,93年香港武侠片大爆发已成了必然之势。
1993年香港共上映了143部本土电影,其中武侠、功夫题材的电影就占据了一半——这一年,星爷的《唐伯虎点秋香》,李连杰的《方世玉》两部曲、《黄飞鸿之狮王争霸》、《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太极张三丰》、《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如今已被奉为了经典;
而林青霞的《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白发魔女》两部曲、赵文卓与徐克联手的《黄飞鸿四之王者之风》、甄子丹与袁和平联手的《铁马骝》和《苏乞儿》,梁朝伟的《新流星蝴蝶剑》和《新仙鹤神针》;狄龙的《一刀倾城》;郭富城和狄龙主演的《赤脚小子》;梁家辉的《水浒传之英雄本色》;众星出演的《武侠七公主》、《神经刀与飞天猫》和《东成西就》……都为无数人津津乐道。
另外梅艳芳的《东方三侠》和《现代豪侠传》虽然是时装电影,但也拥有武侠片的内核;还有集合了林青霞,邓光荣,梁家辉等众星的《黑豹天下》也是一部现代武侠片,可见拍武侠绝对是1993年的流行趋势。
除了以上电影之外,还有不少优秀武侠片被埋没在这股大潮之中:譬如黎明和张敏主演的《飞狐外传》,张丰毅、莫少聪和关之琳主演的《刺客新传之杀人者唐斩》,郭富城与众女星主演的《笑侠楚留香》,王群主演的《黄飞鸿之男儿当报国》,随便拿一部出来,都能吊打现在的武侠影视剧了。
93年不仅是香港武侠片的黄金年份,也是香港电影盛世的一个写照,这一年哪部武侠片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请留言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