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曹操的武艺如何?或许并没有《魏书》吹的那么神勇

2019-11-15     吟风社

关于曹操的武艺到底如何,一直是个没太多人关注的问题。多数人认为曹操的武艺处于不算高也不算低的水平,也有人认为曹操的身材注定了他的武功高不到哪去。但在《三国志》的裴注当中,曹操却有着堪称恐怖的武力值。

三国志写曹操讨董时到扬州募兵,但募来的兵却在龙亢一带发生叛变,裴注中详细写了关于这场叛变的一些细节。在这段记载中,曹操面对叛变的数千士兵大展神威,亲手斩杀数十人,吓得叛乱者落荒而逃,展现出不同寻常的勇猛之风。

曹操

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馀人。

许多人据此认为曹操武艺非常高,说是三国顶尖猛将也不为过,但如果深入细究,会发现情况没那么简单。在《太平御览》引《曹操别传》当中,对于同一件事的记载却是曹操被叛乱的士兵打得带伤逃走,靠着一个亭长的收留才得以幸免。

拜操典军都尉,还谯、沛,士卒共叛,袭击之。操得脱身亡走,窜平河,亭长舍,称曹济南处士。卧养足创八九日,谓亭长曰:"曹济南虽败,存亡未可知。公幸能以车牛相送,往还四五日,吾厚报公。"亭长乃以车牛送操,未至谯,数十里骑求操者多,操开帷示之,皆大喜,始悟是操。

于是先前关于曹操武艺高强的记载便有了疑问。这段曹操亲手击杀数十人的记载出自王沈写的《魏书》,如果把裴注拿来进行细致研究,会发现《魏书》里有不止一处体现曹操武艺高强的记载。

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是以创造大业,文武并施,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

前一条写曹操遭到朋友吕伯奢的儿子和宾客袭击,其击杀数人后脱险。这一条记载和其他书籍里写得并不一致,只有《魏书》里写的是吕伯奢一家袭击曹操,而其他书籍则说事实是曹操误以为吕伯奢一家想要袭击自己因而错杀好人。

吕伯奢

至于后一条记载里说曹操曾经在南皮打猎时,一天射杀63头野鸡。这让我想起了曹丕写的《典论》,里面曹丕写自己19岁时和曹真在邺城打猎,一天射杀了獐鹿9只,野兔30只。

建安十年, 始定冀州,濊貊贡良弓,燕代献名马。时岁之暮春,句芒司节,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与族兄子丹,猎于邺西终日,手获獐鹿九,雉兔三十。

曹丕似乎也非常热衷于吹嘘自己武艺高强,不但说得自己什么都会,还样样都强无敌,可见曹家有习武和自吹的传统。

曹丕

予又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桓灵之间 ,有虎贲王越,善斯术,称于京师。河南史阿 ,言昔与越游具得其法。余从阿学之,精熟。 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 。余与论剑良久,谓言将军法非也,余顾尝好之,又得善术。固求与余对。时酒酣耳热.方食芋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 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求更为之。余言吾法急属 ,难相中面,故齐臂耳。展言愿复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伪深进,展果寻前,余却脚剿,正截其颡。坐中惊视。余还坐,笑曰 :“昔阳庆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术。今余亦愿邓将军捐弃故伎,更受要道也,一坐尽欢。夫事不可自谓己长。余少晓持复,自谓无对。俗名双戟为坐铁室,镶楯为蔽木户。后从陈国袁敏学,以单攻复,每为若神。对家不知所出。先日,若逢敏于狭路,直决耳。

《魏书》的作者是王沈,曾在曹髦进攻司马昭时将其出卖,成为司马昭的亲信。《晋书》里称他写的《魏书》“多为时讳”,也就是说这本史书对于很多事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歪曲。

与荀顗、阮籍共撰《魏书》,多为时讳,未若陈寿之实录也。

像前面提到的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以及带伤逃跑的事,在《魏书》里就被写成曹操正当自卫和靠个人武勇退敌。这样一来,《魏书》所热衷给曹操塑造的武林高手形象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恐怕得打个问号。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7dsdW4BMH2_cNUgrO_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