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还在考编的路上,考了四次没考上,被家人嘲笑,但仍屡败屡战

2019-08-14   山河的意外

2019高考录取考生已经接近1000万,再一次打破了我国高考的录取人数记录。这么多的考生成为准大一新生,在他们进入校园以后。马上又有另一批大四的毕业生走出校园。一年一年的毕业季,就业难已经成为了每个毕业生的面临的问题。尽管找到一份工作,生活起来也十分的艰难,不仅要付房租水电,还要生活的各种开销。基本很难存到什么钱,有的人连基本的生活都成了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是月光族,有的甚至现在靠信用卡度日。将近1000万的新生在毕业以后,这么多人放到市场上去,又会造成极大的供需矛盾,到时候找工作就更加的困难,更不要说找到一个好工作。

尤其是今年的经济处于下行的状态,连互联网这种火热的行业都在开始裁人,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也面临着倒闭。在这样的就业和工作环境并不理想的情况下。很多人开始向往稳定的生活,向往着能够事业稳定,尤其到了年龄大的时候不会被单位给裁掉。所以现在很多的毕业生都在开始考事业单位,他们希望大学以后能够直接进入事业单位,这一辈子也能过得比较安稳。尤其是公务员考试,国考每年都有很多人去竞争极少的事业单位岗位。而且在公务员考试当中,常常能见到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已经参加了四次考试的考生,尽管孩子都有了,自己本身也有工作,都十分努力想要去进入事业单位。并且在参考的过程中,因为屡次失败,还被家人和亲戚朋友嘲笑,但仍然坚持考试。为什么这么多大龄的考生去参加事业单位的考试呢?今天小编就来仔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参加事业单位考试的,尤其是公务员考试,大部分可以分为三类人。

第一类是在企业当中长期任职,但是也只干到中层的人,或者现在还一直待在基层。因为他们面临一个极大的问题,想要成为高管已经不可能了,进一步成为上层的领导已经十分困难了。同时他们又竞争不过年轻人,但是拿的工资比年轻人高很多,相比经验和与他们同知为30多岁的年轻领导都差不多。虽然现在公司的老板并不会直接把他们赶走,但是有一些隐形的压力,比如说加班不给薪资,派大龄的中层干部多出差。

因为老板知道,走了一个中层干部,节省下来的薪资成本,可以多招来两三个年轻富有干劲的劳动力。所以他们考编的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稳定,在40多岁的时候不会再次失业。尤其对一些规模特别小的公司来说,假如在大公司干到中层的话,还可能被招到小公司当领导,如果是小公司的中层干部。早晚避免不了要被替换的事实,这也是他们考编的动力。

第二类就是在大城市奋斗到三、四十岁最终还是没有买得起房,没有在哪个城市扎根。不得已而回乡,故乡肯定是没有大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没有那么高的薪资,所以说回乡考编,尤其是考上公务员将是一个十分好的出路,在一些三四线,甚至是普通的县城。

第三类是那些本身就想从政的人,或者说家里有人从政的人。他们就是亲戚朋友身边都处于体制内,也会对他们产生的一定的影响。或者是因为家人的鼓励,和自己在民营企业的感受。当他们最后还是选择回到家人的怀抱,去进入事业单位,寻找一个比较安定的地方。像小编有一个叔叔,就是家里全是从政的,在以前他十分厌恶家里的这种工作。觉得每天过得十分的死板,按部就班没有一点激情。最后他选择出去创业,自己外出打拼。虽然说也想有成就,但是还是感觉这样的生活太累了。想过的轻松和自在一点,也不用到处漂泊。所以最后尽管他今年35五岁,他也决定去重新参加考试,回归编制里。

为什么这么多人到了30多岁还去考编,我想还是因为现实的无奈吧,生活的辛苦让他们觉得还是安稳比较好。你们觉得呢?有没有想过去过什么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