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减持”的药明康德为什么还能上涨?

2019-08-16     每日股市精选

聊一聊本周热门股药明康德,推出百亿减持后,为什么药明康德不跌反涨?

这就要从源头谈起

一、从美股私有化

1.从市值看,私有化回归A股完全正确

2008年,药明康德于纽交所上市,2015年又以33亿美元的总价从纽交所私有化退市。之后药明康德“一分为三”,裂变出三家上市企业,分别是新三板的合全药业、在港交所上市的药明生物和A股上市的药明康德。目前合全药业已从新三板摘牌。药明康德退市时市值不过200多亿元人民币,而当前药明生物(992亿,8月16号港股收盘)+药明康德(A股收盘1178亿,港股股价77.75,今日历史新高)整体市值已经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翻了10倍,从市值角度看,当初的私有化完全正确。

私有化,钱哪来的?

从2015年8月初次宣布到2015年12月彻底完成,仅仅花费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2015年退市之时,资本巨头汇桥资本、高瓴资本、平安集团等就已经参与进来,2016年12月,泰康集团、国寿成达、平安置业等也相继进场。

前期参与私有化的基金开始退出

Glorious Moonlight Limited、

Summer Bloom Investments (I) Pte. Ltd. 、

嘉世康恒(天津)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ABG-WX Holding (HK) Limited

上海金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市平安置业投资有限公司

HCFII WX(HK)Holdings Limited

其中,上海金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平安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两家为一致行动人,同属平安集团控制。

这7位股东均是公司上市之前的2016年和2017年通过受让和增资取得的股份,因而持股成本相对很低,通过当时上市时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这7位股东合计仅出资18.67亿元。

二、公司估值高么

国内 CRO 行业龙头;(CRO全称为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中文简称合同研究组织,主要包括临床试验方案和病例报告表的设计和咨询,临床试验监查工作,数据管理,统计分析以及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等等,是一种专业要求极高的外包服务。)

目前,CRO行业按照市场份额以及竞争实力可将企业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以QuintilesIMS、Covance、Parexel为代表的具备丰富经验、拥有全球业务网络及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能力的跨国龙头企业;

第二梯队是以药明康德、Medpace为代表,在某地区或某些特定业务领域拥有一定市场地位的CRO企业,这些企业通过并购加快产业链及全球业务的布局;

第三梯队的CRO企业大部分从事单一特定业务及相关申报、注册等法规政策性业务,市场议价能力比较弱。

目前,在中国CRO行业当中,在市场上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上市公司有药明康德、合全药业、九州药业、泰格药业、昭衍新药、药石科技、凯莱英和博腾股份。

对比其他从美股私有化归来的公司,药明康德是难得的好股票,还能保持高位,并且港股今日历史新高。市场已经用脚投票支持公司股价。而当下60倍的市盈动,以及行业龙头地位,当下估值并不高。

三、百亿减持下,公司还有关注价值么?

分两个角度看,一是短期,二是中长期价投;

短期资金聚焦在医药股,而药明康德港股已经历史新高,并且港股股价76元,A股71元,存在共振涨跌关系,并且A股并未大幅溢价与“理性的港股”,短期具备炒作价值。

而从长线角度看,我想换一个角度,从流通股东的角度来看;

一季度报社保跟养老推出前十大流通,从股本来看,应该是清仓减持;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点,以药明康德的基本面跟行业龙头地位,社保这些资金应该是长线配置,为什么在一季度减出,是个风险点。

想参与药明康德长线投资的,最好等中报公布后,看流通股东能否出现社保养老的身影,如果中报还是没有,那么还是静等药明康德百亿减持完毕再说。

四、百亿减持会压垮公司么?

我们看图,在前期的减持环节中,减持以二级市场跟大宗交易为主,说明已经找到接盘方,新一轮百亿减持真短期对二级市场影响较小,一是小部分资金通过二级市场交易,二是大宗交易有锁定期,接盘方想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还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所以短期二级市场股价大幅拉升跟接盘资金为了未来二级市场卖出做好空间准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2cwm2wBvvf6VcSZO0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