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这些还敢去游泳?赶快戳进来看

2019-07-15     汕尾手机台

最近,大家应该都能感受到夏日的炎热,天气一热,不少人都喜欢下水游泳。俗话说水火无情,游泳存在很多风险,夏季也成为了溺水的高发期。因此,多了解一些游泳时要注意的安全防范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实习记者 魏夏琪:

现在已经进入了炎热的夏天,游泳成为了广大青年热爱的运动项目,但是每年都会有不少的溺水事件发生,主要原因是他们对预防溺水认知的不够。接下来我们将教大家一些预防溺水的知识,也希望广大市民可以充分认识到防溺水安全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展示预防溺水的知识,记者找到了汕尾冬泳会游泳急救专业人员。专业人员提醒大家,小孩游泳应有大人带领,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不宜到无人管理或水域情况不明的野外游泳。游泳前应进行身体检查,注意饮食,做好准备运动来适应水性,防止刺激引起的肢体抽筋等现象。

汕尾冬泳会 苏志杰:

首先我们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好热身活动,然后到公开水域游泳一定要带救生装备,比如说救生圈,万一碰到抽筋的时候心态一定要放松,停止游泳,马上上岸,如果在深水区,遇到抽筋的时候要马上呼救,自己保持冷静。

那么,如果我们在游泳的时候,刚好发现有人溺水了,又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汕尾冬泳会 林珠松:

我们一般在能直接在间接互救的情况下要间接(互救),利用我们手中的工具,在游泳池游泳圈有绳子,在溺水者清醒的情况下,进行呼救的时候,我们把救生圈直接抛给他,垂直的抛过去。(垂直的话是相对比较准吗?) 对,救生圈,圆圈抛出去比较准确,速度也比较快,看到他抓住救生圈,我们就把他拉过来,马上扶起他,这些竹竿也是我们游泳池必备的东西。(在野外的话也随身可以找一些来用吧?)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就是我们把裤子撕开,直接抛给他,拉过来,就是没有游泳圈、绳子、棍子之类的。

如果溺水者距离岸边较远,救生圈很难抛到准确位置,其他救生工具也够不着溺水者的时候,那又该怎么办呢?

汕尾冬泳会 林珠松:

要直接救是要经过培训的,培训以后有一定的知识才能进行互救,看到他是溺水的,在向我们救生员呼救,在不能间接互救的情况下,直接互救的情况下,就直接入水。在距离三米的时候,一定要判断他的位置,沿着他的后面,一定要游到溺水者的后面,抓住他的手,拖住他双腋上岸,拉他上岸。(为什么是三米呢?是确认?)三米的时候,他的手一般不会伸到三米以外,在三米的位置刚好观察到溺水者什么情况,三米的可以安慰他。他比较清醒的时候,控制他的情绪,不要乱抓东西安静他,不要紧张,我们来救你。(为什么绕到后面进行互救呢?)因为溺水者没有清醒的时候,溺水者会乱抓,向你的前面绕到后面,他就抓不到你,双手托腋是比较直击比较快的施救方法。

溺水者被救上岸之后,如果他已经昏迷,在120等救护人员还未到达现场的情况下,旁人应当及时对溺水者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

汕尾冬泳会 林珠松:

溺水者上岸以后,确保没有外伤,或者颈椎、腰椎没有受伤的情况下,我们就要进行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有七个步骤,我来演示一下。第一要确保环境安全,然后就要进行互救和晃荡意识。“先生,先生你怎么啦?这里有人溺水,快过来人帮忙,你拨打120。”直接指定人拨打120;第二步就是清理异物,清理他口中异物和水,打开它;第三个就打开气道。

打开气道可以检查患者能否自主呼吸,不能呼吸时就要采用人工呼吸。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16~20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按摩。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面对伤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60~80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预防溺水,珍爱生命,希望广大市民多学习一些在危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安全知识,提高自救和互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编辑:陈凯珊

责编:刘清华

编审:小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L-CPAGwBmyVoG_1ZrA1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