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工的诗情,带给我三十年的精神食粮

2019-12-23   静心简语

一个农民工的诗情,带给我三十年的精神食粮

因为相信未来不是梦,才有了今生不屈的脊梁

  身世浑如水上鸥,

  而今举步过南州。

  工装空负他乡月,

  行囊满载故园秋。

  两脚印迹尘世界,

  一肩挑尽妻儿愁。

  镜中已然霜染鬓,

  辗转奔波尚不休。

  这首诗《民工谣》的作者在中国诗歌界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没有名气,我只是在他的朋友圈看到了这首诗。但是这首诗的作者,却影响了我几十年,让我成了一个诗人。

  他叫杨安平,和这首诗本身所写的一样,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农民工。但是在三十年前,他曾是我的老师。

  1、临危受命的代教老师

  三十年前,我上初中二年级,学校是两个乡共有的一个初中,因为当时的班主任老师出了意外,我们就没有班主任老师了。

  一个连替补老师都没有的学校,可以想象,它是多么的落后。其实在那个时候在那个学校,也无所谓上学,无所谓学习。那个学校的四十年中学校史上,没有一个考上重点高中的。考上普通高中也是比较差的那种,一年也就一两个人,而那些高中的高考上线率几乎为零,只有到重点中学复读才有机会上大学。

  在当时我们相邻的两个乡的人们眼中,在那个学校上完初中,一个人的学生生涯就结束了,就该回山里务农养家了。我也一样。所以,很多学生是初中还没有上几天,就提前结束了学生生涯。我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一个年级一个班八十多人,教室挤得满满的。但是上到初三的时候只有不到二十人,参加中考的只有十三个人,大部分都在中途辍学了。

  杨安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临时聘任进入我们学校给我们当班主任的。学校领导对他的介绍是刚刚从第八中学毕业,第八中学是我们县比较差的高中之一。而他的另一个头衔是获得过全地区作文大赛第一名。当然,这些对于大家来说无所谓了,因为很多学生并不想学到什么,只不过有一个老师就好了。但是也还是有人想学习的,也许我算其中一个。

  2、他说我是生活的有心人

  虽然是一个很烂的学校,学生也许都是山里娃,家庭条件都差不多,相互之间没太大的差别。但是教师可不一样,公办老师、民办老师分得很明显,甚至公办还分民办转公办和师范毕业中专生(那种环境的学校当然不可能有大专以上老师)。而杨安平的代教身份,在教师队伍里面,就属于最末梢的,相当于鄙视链的最底层。不仅教师不怎么瞧得上他,学生有时候也瞧不上他。

  他来的时候,还在下着雪,山里的冬天去得很晚,尽管早已开春了,但依然很冷,他给我们的见面礼就是写一篇题目为《开学了》的作文。那个时候我的作文水平很差的,能把句子写通顺都不容易,但还是写了。之后的日子,他要求每个学生每周都要写周记,并且要检查。我属于那种比较听话的学生,写就写吧,反正也是凑合。

  有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上学时一个人走,路过两三公里荒无人烟的二郎峡的时候,忽然想起一些读过的课外书(这一点得益于家庭因素,虽然是山区农民,但父亲和哥哥都喜欢读书),就有了很多感想,于是到校就写进了周记里。这一篇文章得到了他的大段点评,其中有一句说我是“生活的有心人”,这句话,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我就开启了学霸模式,当然也只那个学校的学霸。在杨老师的引导下,我读了很多书,也从那时起,才知道了现代诗这个概念,并且在现代诗中发现了文学的美好。我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抄下了很多感觉好得文章,这些也奠定了我之后写作的基础,也是从此开始,我的写作水平快速成长起来了。

  3、他带给我们别样的生活

  关于杨老师的个人信息,在给我们当老师的那段时间其实挺少的,但是可以确认的一点是,他的家境条件很不好,在比较远的一个乡村里,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和我们年纪大小差不多,也在上初中,这也许是他高考失败没有复读的重要原因。他过早地承担起了家庭的负担,在给我们当老师的那段时间,我们曾亲眼看见他自己洗衣服、拆洗被褥、缝被子,这些是我们山里男人很少能干的事,但是他却游刃有余。

  在那个学校里,老师之间,他仿佛没有太多的朋友,但是和学生关系倒是非常融洽,课余时间他会和我们打篮球,他篮球打得不好,不如我的水平,但是他却很乐意和我们一起玩。夏天来了他会带我们下河游泳抓螃蟹,甚至告诉我们螃蟹的生吃办法。在一些细枝末节之中,他和我们的关系已经不止停留在课堂之上了。

  当然,他的课讲的也是很不错的,和那些公办老师相比,丝毫不逊色。他除了教我们语文,还教历史和地理,他教历史绝对是不按教科书走的,但是却让人觉得兴趣盎然。虽然一个学校的初二只有一个班,没有可比性,但在后来感觉,他的讲课方式也许是很适合我的。

  除了授课,他还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生活,比如黑板报,之前是没有过的,他来了就有了。而且很多都是他指导,我写写画画的,在那样的方式中,也让我感受到了另一种文化享受。另外就是唱歌,他教我们一些流行歌曲,也让我们知道除了那些教科书般的歌曲之外,有一些歌居然能唱出我们的心里话。记忆最深的就是《让生命去等候》和《我的未来不是梦》。他曾给我们写过一首诗,叫《告中学生》,其中最后几句是:“不要惊飞了/那只小鸟/失意于流行歌曲中的那句憧憬”。

  4、对酒当歌的校园晚会

  因为是代教,所以他的教师生涯也就是屈指可数的。三个月之后,下一学期学校就会有老师分配进来,他就会自动结束他的教师生涯。到学期末的时候,也许是老师看到了自己教师生涯的结束,也许是学生舍不得这样一个老师,所以大家就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一些难舍难分的情愫。

  杨老师找了部分学生谈话,其中当然有我,他说了很多,是鼓励我的话,他要我一定要坚持,要努力,一定要走出去。走出去,这对于山里孩子来说,是一种梦想,但是这种梦想靠考学走出去,实在是太难了。

  在期末考试的第一个晚上,山里晴空万里,晚自习后,杨老师在操场上独自一个人唱歌,唱的就是《让生命去等候》和《我的未来不是梦》,“让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个漂流,让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个伤口……”一次次重复,唱到很晚,学生宿舍就在操场边上,平时很吵的宿舍,那天晚上非常安静,仿佛大家都听懂了老师歌声中的惆怅与不屈、迷惘与渴望。

  第二天,大家自发为老师办一场欢送晚会,并筹钱买了一些东西,其中最主要的是白酒。山里孩子喝酒不算什么,但在中学公然喝酒,也许十分罕见的。但是那晚我们做了,学校也没出面干预。晚会没有特别的节目,唱的是老师教的歌,没有安排,都各自自由发挥了。大家对酒当歌,人人都敬老师喝酒,四十多人一人一杯,老师一一喝下了。

  那天夜里雨很大,在我们举行晚会的时候,这场大雨就一直没有停歇。第二天,大雨依然在下着,但是我们考完试就要放假了,老师也要和我们再见了。我们在大雨中别离,一别就是三十年。那场大雨酿成的洪灾,载入了历史,我们的学校也在山洪中遭受重创。

​  5、他陪着我走过迷惘

  一年之后的中考,我考上了县重点中学,之后这个中学就撤了,我也是这个学校历史上唯一一个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当时中考分两次,第一次是中考加中专预选,第二次是中专考试,我也是那个学校唯一参加过这两次考试的学生。当然我落榜了中专考试,因为一些无力吐槽的原因,我被动地失去了上中专的机会。知道结果的那一天,我写下了我这一生的第一首诗,也是我至今保存最早的诗稿,这首诗也给我拿了几次国内的文学比赛的奖。

  到了高中之后,各种压力相比那个落后山区初中来说明显大了很多,也有很多惆怅。于是我就和他写信,杨老师给我回信,给我解惑,鼓励我。他的其他学生在那次中考中全部落榜了,有几个让人觉得很可惜,杨老师也写信鼓励他们。我是在他的鼓励上走过了高一的那些迷惘的。因为初中的教学水平等原因,与别的学校的学生的基础差距其实很大的,但是有一点值得我骄傲的是,我的语文成绩一直是非常有优势的,尤其是作文水平。从怕语文到语文成为我的强项,这里面不得不说是杨老师给予我的帮助。

  当然,杨老师给予我的帮助,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在我上中专的机会被抢走之后,我很有可能也失去进重点中学县一中的机会。当时我给自己的信心是,这样烂的初中我都能闯出去,难道县二中那么好的环境就不能试试看吗?我感觉我就更适合在逆境中求生存,当然我最后幸运地进入了县一中。

  因为语文的优势等多种原因,我在文学的路上就越走越远了,高中时候就开始投稿,也发表了一些作品。高考后曾大量投稿,获得过一大堆的奖。后来上了大学,学的是经济,但是却更喜欢文学,发表、获奖的机会就非常多了。再后来工作了,进入了传媒领域,与专业没什么关系,只是一种兴趣使然,文学就成了我一生的事业。

  6、不曾再见却从未遗忘

  在高三学业忙碌的时期,便与杨老师失去了联系,这一下就是十几年。工作了几年,有一天收到一份稿件,看见那个熟悉的地名,就是杨老师的老家,于是就打电话到了镇上,然后又到了村上,找到了村长,村长说杨老师在晚上会回来。

  当天晚上,我再把电话打过去时,杨老师接听了电话,听得出他非常激动。那时候他刚回到家,这些年一直在外打工,是在建筑工地做工。而且就在西安,最近的一处工地离我们报社只有一公里左右。

  我们留了电话,但又很快失去了联系。这之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多波折,与外界的联系也比较少。而在我的长篇小说《城客》系列第一部《漂客》中,男二号的形象,很大一部分就是杨老师的形象,或许只是我将对杨老师的那种尊敬赋予小说形象之中,但是那也是我的一种祝愿或者期待。

  又过了几年,我写过一篇关于杨老师的文章,文章发布后,有读者很快给我提供了杨老师的情况和电话号码。当我再一次给他打电话的时候,分别已经二十五六年了。他对我的一声“老师”感觉到诧异,也许他已经很不容易回忆起那段曾经当老师的岁月了,但他依然记得我这个学生。

  时光的匆匆,一去就是三十年,如今我已经回到了老家的城市。与杨老师在网络上有一些联系,但是各自忙碌的生活,却依然没有见过面。但是心中对于老师的那份尊敬和祝愿从未缺失。仿佛《我的未来不是梦》所唱的那样:“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阳下低头,流着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漠,也不放弃自己想要的生活……我知道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

  7、后记

  文章开头的那首诗,是杨老师12月13日在朋友圈的。15日,他的朋友圈又发了一首散文诗《多想》,全文如下:

  “多想剪一纸光阴,放慢红尘中的脚步,不因视线的偏离,让许多花开的瞬间,一一再次回放。

  “多想于喧嚣中,浸夜色为墨,构筑一方城堡,安放诗意和灵魂。

  “多想觅一方田园,携一抹溪云,于青山绿水间,掬草木凝露,合山川灵韵,嗅花朵芬芳,放飞心云,舒展意象,让大自然的清幽,在胸腔涌动着丰盈与美好。”

  我给爱人看,问她感觉怎么样,她说“很好”。这也许是很多漂泊者的梦想吧。祝愿我的老师心想事成,未来不是梦。

  静心简语2019.12.23.16:16于汉中(原创作品,严禁侵权)(本文所有配图均为静心简语在老家拍摄,以展示当初上学的现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