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是最科学的教育方式,但有些家长始终把握不好自家孩子的教育航向。虽然打孩子已经被贴上暴力育儿的标签,许多家长避之不及。但其实只要运用得当,也能成为教育良方。
曾听说这么一件事,因为双方父母关系好,小天和小昊从小一起长大,成为了至亲好友。他们在同一所小学的同一个班级,学习成绩也是相当的。有一天,小昊和小天因为在学校欺负同学,被老师告知家长做思想教育。
小昊的爸爸非常气愤儿子的所作所为,连甩了他几个巴掌,然后询问他:“疼不疼?”小昊捂着脸哭起来直点头,小昊爸爸又说道:“知道疼,为什么还这么打别人?”小昊顿时满脸通红,表示:“爸爸,我错了!”每次,小昊犯错的时候都会挨打,可以算是从小挨打的孩子。
小天的爸爸也很气恼儿子打人,但是他只是严厉批评儿子,
“打人是不对的!如果下次再犯,就让你罚跪,这次你自己好好反省反省。”
小天沉默不语,爸爸以为他知错了。没想到小天却变本加厉,只是转变为恶搞和排挤同学。小天算是就算犯错,也从不挨打的孩子。
10年后,小昊和小天都已经上大学。小昊品学兼优,与老师和同学都相处得非常愉快,获得了保研的机会,也有知名企业向他伸出橄榄枝。而小天卷进了欺凌同学的恶劣事件,很难获得毕业证,老师和同学对他也是避而不及。
参考孩子性格
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如果打骂会让孩子变本加厉,家长应该注重持续的沟通。如果打骂能让孩子知错悔改,那家长可以选择打孩子,但一定要把握好力度。
参考所犯错误
打孩子应该是不得已的教育手段,家长要视孩子犯错情况来决定。如果孩子犯的错也是打人或更严重的,家长可以采取同样的手段,来让他感同身受,这样他才能换位思考。
深度沟通
孩子犯错有无心和故意的区别,家长可与孩子沟通事情经过,明确指出他的错误,让他有内心的反省。
给予惩罚
孩子犯错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家长要给他惩罚,让他记住教训。
引导道歉
道歉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从中引导孩子道歉,也是让他学会承担责任的一步。
家长一定要慎用棍棒教育,即使在某些孩子身上卓有成效,但大部分孩子面对从小挨打的境遇,很容易变得不安和扭曲。
今日互动话题:你什么时候会打孩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s93W3QBURTf-Dn5NdX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