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城乡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3月初,强湾乡吹响了城乡环境专项治理冲锋号,在原有整治基础上来了一次“大决战”,7个行政村和新村社区全面铺开、全民参与,一起清垃圾、拆残垣、除杂草、净河道集中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掀起了全民关心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村庄清洁行动的热潮。如今,全乡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庄环境整洁有序,群众居住水平和幸福感不断提升。一个个村庄悄然向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蜕变,一幅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因地制宜,打造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
改善农村环境是一场持久战,既要全力而为,更要因地制宜。强湾乡各村、社区立足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基础条件,选好主攻方向,合理确定治理方案、行动目标、整治标准和重点任务。成立了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建立三级网格化责任制,通过召开专题会、推进会等精心安排部署,落实各级责任,明确了“因地制宜,分类施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工作思路,按照“一拆二绿三硬四改五提升”的措施,以村为单位组织动员村民自觉行动、广泛参与,共建美丽宜居新家园。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真得为我们农民着想,现在收入增加了,过上了好日子,再把生活环境弄好了,让子孙后代都能有一个好环境。”强湾村村民强有雷一说起城乡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分外高兴。
强湾乡开展“四抓四促”城乡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共出动人员5302余人次,车辆、大型机械808台次,清理生活、生产垃圾、拆除后建筑垃圾及农户庭院内及房前屋后等乱堆乱放2961吨,同时对我乡存在的危房、残垣断壁等进行拆除,其中拆除危房61处5766平米,拆除残垣断壁282处20381平米,填沟埋壕4处190立方,新改建设施5处408平方。
转变观念,群众在环境整治中“唱主角”
“和罗继贵家商谈好了,一会儿咱们的干部到达后,他配合着把房前屋后收拾好。”前些天,最让白崖子村村支书强有海高兴的是又劝导一户愿意参与此次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的人家。如何得到群众认可自发参与到行动中来,强湾乡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在各村都相继成立了由村支书带头、老党员组成的劝导队,他们入户耐心讲解,组织村民观看改善人居环境宣传片,实现群众从“袖手看”到“动手干”观念的转变。如今的白崖子村,村容干净整洁,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迈进。
现在,全乡村民的清洁卫生意识普遍提高,生活垃圾堆放有序,污水规范排放,杂物堆放整齐,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窗明几净,村庄环境整洁有序,已经成为了强湾乡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遍地开花,催生乡村美丽蝶变
古香古色的本土文化、别具一格的青瓦房、满眼绿意的微景观、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当走进乡坊•强湾村,许多人会被这浓浓的本土文化、风土人情所吸引。村支书杨海介绍说,改善村里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全体村民的积极响应,大家有力出力,整治工作进展非常顺利。“从沟渠边到村里面都变得这么美,我真心为政府的决策点赞。”村民张大爷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
3月初以来,规整农户庭院及房前屋后等乱堆乱放110 余处6085平米。强湾乡以“一线两路两沟”(G341线、沿黄快速通道、白榆公路、金大沟强湾乡段、川口村河西沟村河沟段)为重点,严格落实三级网格化责任制,乡领导班子率队、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群众积极参与,综合施策、建管并重,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村子的“美”体现在老百姓那一张张笑脸上。“门前屋后打扫干净,杂物柴火码放整齐,村里面变得越来越干净利落哩!”年近70岁的强大娘是强湾村的老住户,身边的这些变化,她看在眼里,甜在心里。
近年来,强湾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依托,打造乡坊•强湾村、桃园•罗家湾、石村•萱帽塔......如今的强湾乡处处是风光,入目皆清爽。
其他村的党支部结合村情实际,集合群众意见,将村环境卫生治理纳入了村规民约,严格落实“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从思想和行为上加以制约,督促村民养成人人注重生活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的好习惯。
城乡环境改善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强湾乡将继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建设富裕、美丽、繁荣、宜居、和谐的新强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