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C 文章转自78DM
(文中提到的太阳炉多代指拟似太阳炉)
“与天人的战斗永无止境!”
在拉格朗日点2号的惨烈决战结束后,联邦军提出了这样的倡导口号。表面上,天人再也没有出现(或者说,在世界上活动的证据是一次都没有了)。
但……即便如此,无论是谁,对于曾经让全世界陷入崩溃边缘的“武力介入”造成内心中恐惧的痕迹,不是简简单单正攵府宣告“天人已毁灭”就能消除得了的。
许多宝贵的生命因为天人的活动而逝去了。全世界在名为“高达”的暴力下默默地忍受,一直到公元2308年天人被成功讨伐为止。
正因为有“他们一定还会再次出现吧…?”这样的念头,所以一开始的那个口号才尤为必要。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认这一口号不会成为推动新兵器开发的借口。
事实上,联邦军在消灭了天人这一大患后,表面上因为失去了劲敌而正积极进行着军备缩编的工作。但也为了“维持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的义务,军方同时也在进行着新型机的开发。
在那场由世界各国通力协作,集聚组成的联合军主导下的圣战中,被联合军使用的“圣枪”正是被命名为GN-X的新型MS。
即便是战后的和平年代,大众对于GN-X的了解也所知不多。唯一被所有人认同并大肆宣传的,只有“这是由联合军研发的,采用了比‘高达’更先进新系统的次世代MS”而已。
公元2311年,联合国早已蜕变成如今更为集权的地球联邦了。而当初为讨伐天人而组建的联合军,也重新整编为“地球联邦和平维持军”。
预定作为承担维护世界和平这一光荣重大之职责的联邦军,其作为主力兵器担当的机种,早早的就确定是GN-X了。
作为搭载了太阳炉却并非“高达”的GN-X,成为了后来诞生的诸多太阳炉搭载机的母机、元祖。
不过,有意思的是如此重要的一台MS,军方却花费了真正三年的时间才实现正式量产的条件。对此官方的回答是四个字,“量产必须谨慎”,把锅推给了正攵府来背。
因此也不难猜测,GN-X的而且确并非当时联合国自主研发的产物。就这战后三年的世界局势来看,正攵府和军方也希望能尽早量产GN-X这十分强力的兵器。
但问题在于要解析清楚太阳炉这种对他们来说毫无基础的未知技术,再整顿好配套的量产体制……绕来绕去,可不就一下子过去三年了嘛。
不过,虽然GN-X的量产姗姗来迟,却也在出厂后第一时间配发到了最需要它的战区,与破坏统一大局、影响全球和谐稳定、反对进步变革的抵抗势力进行坚决制裁。为世界最终走向一体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在被后世称作“统合战争”的这一期间,军方在推动GN-X列装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着GN-X的实战数据的反馈。收集各前线战区部队的熟练驾驶员对GN-X的评价,并以此为参照对比,对一小部分后期生产型号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良。
这就是被称为“特装GN-X”存在并在兵器历史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进阶型GN-X(Advanced GN-X)。
作为以后期生产型GN-X为素体,进行进一步强化修改,本机实际上并不能当作是完全的量产型MS,而是应该看作是GNX-603T的特装强化形态,因此得名“进阶”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机的诞生,极大程度上是军方已能够摆脱完全仰仗自亚历山大·科纳、能独立量产GN-X后又自行进行改良的有力佐证——是给自家脸上贴金、大大有面子的好事,从此能够抬头挺胸做男人。
基本构造
头部 本机与量产型GN-X相比,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在额头位置装设有刀形角状天线。由于加装天线的缘故,前额的卵形感测器被移除,取景将完全依赖面部的四目式感测器。
和许多高阶位指挥官专用机种一样,本机在头部安插这种大型复合天线的目的,是为了强化机体的侦察以及通讯能力。在集团作战中,还能遥控划归本机指挥系统的僚机。
鉴于GN粒子会扰乱雷达等仪器,MS越发盾的依赖“视觉分析”这一机能。不过本机这种刻意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以及能够控制指挥下的其它GN-X这些方面,不难推测出当局对于性能过于强大、一旦叛变失控必然会酿成灾难的太阳炉搭载型MS的使用,还是颇多考虑的(PLAN B很多)。
GN火神炮 至于在头部额角两端装设小口径固定式武装,则是与量产型GN-X完全相同的套路。在这一区块内藏的GN火神炮,是一种能够作出快速反应的近接战用小型武器。
GN火神炮发射小口径低威力GN粒子束,射速很快,破坏力相对较低,用途限定于牵制等方面。相比起应对速度较慢的GN长矛,耗能过大的GN光束步枪,GN火神炮的存在起到了抑制粒子消耗的作用。
虽然在E碳面前几乎没有太大的作用,不过反过来说,对上了没有E碳装甲保护的传统兵器,还是能发挥出相当理想的武器性能,针对常规目标还是具相当威胁的。在迅速形成弹幕、击坠导弹等方面的利用价值相当高。
驾驶舱 一般来说,MS的驾驶舱多设置在胸腹位置,位于整体重心附近。不过,GN-X系列由于太阳炉模块的尺寸太大,无法像“高达”那样成功收纳后还能保留安置驾驶舱模块的空间。
同时,设计团队也从安全性的方面,对驾驶舱的装设位置进行了大幅度的下移——结果就是现在这副模样,驾驶舱模块处于腰部的前端。
相比起传统的胸腹部设计来,位置并非埋入而更为突出显眼(不知道的根本不会想到这里有驾驶舱),在构造上与本体躯干有所分离(主要是危险性高的太阳炉)。因此理论上即便是要害部位遭到攻击破坏,驾驶员也能仰仗驾驶舱模块的分离式设计存活下来(事实上确实做到了)。
GN粒子控制翼GN-X系列的粒子控制器组件设置于肩膀和腰部,独特的造型与装设位置形成了一个大大的X形轮廓。
不过,远早于GN-X系列搭载这一组件的“高达”,所采用的粒子控制天线尺寸相对要小得多。
至于GN-X系列的粒子控制器为何会设计得如此巨大,究其原因是粒子控制系统上线时间太短,驾驶员不习惯于这种新式的控制机制,必须通过控制机体周围的GN粒子才能让MS稳稳地悬浮在空中、高速飞行和空中机动。
因此,为了帮助驾驶员尽快适应,GN-X系列搭载有技术成熟的程式化控制OS,并对粒子控制器进行了硬件强化,因此在外观上才变成了现在的这种巨大的X形粒子控制翼。
GN防御棍 最早的GN-X,在日后被改称为“GN-XⅠ”的GNX-603T,拥有X形粒子控制翼,以及大型肩部装甲。
这种形似冲角形状的肩甲,在结构功能上是相对简单和单一的。因此,日后无论是本机,还是GN-XⅡ、Ⅲ都针对这一区块进行了改良,对其功能性进行了扩容。
以本机为例,由于并未设计装备手持式护盾,为了弥补在防御性方面的不足,而在肩甲的位置装设了名为GN防御棍的护具。
这是一种对应敌人的攻击,通过调整其中弹的角度来将炮弹弹开的防御装置。GN防御棍使用时,是以肩膀上的轴为中心转动的。
其设计理念与运用方式与Union研发的Defense Rod大同小异,或者说是为了便于Union、AEU出身的驾驶员上手,所特意参考的结果。
只不过呢,在体积尺寸上GN防御棍要远大于参考对象,能够防御的面积、本身的强度和耐久度,自然也得到了大幅的提高。
另外,成为武装挂点的肩甲区块(或者用肩部挂点更合适),视作战任务的需求,理论上也可以换装其它不同的武装(比如GN炮之类的射击武器)。
喷射器本机在许多方面依然保持着量产型GN-X的规格样式,特别是诸如GN爪这种特有的武装也被本机沿用继承了下来——不过,本机在GN粒子喷射器方面做出了与GN-X不同的改良。
在高达出现以后,空中战的激烈程度远超过去,是没有见识过的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在这种情况下MS的机动性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未搭载太阳炉的MS是无法与太阳炉搭载机相抗衡的。
而同为太阳炉搭载机之间的战斗,会因为GN粒子控制能力、GN喷射器的输出影响到孰胜孰负。以本机来说,通过增加GN喷射器的数量,对机体的控制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用增加单位时间粒子排量的方式换取更为惊异的机动力和苏度,在过去天人所研发的雪崩型能天使上成功验证过,被认为可行。同时,强化既有喷射器来进一步实现性能的飞跃性提升。
因此,我们看到了在本机身上追加的GN喷射器(腿部),以及大型化的既有喷射器(腰后),都是为追求性能的极致所做出的灵活变通。
主武装
GN Beam Rifle/GN光束步枪
几乎是太阳炉搭载机必配的射击兵器,GN光束步枪通过将GN粒子压缩后击发出去,来获得普通实弹武器所无法比拟的强大破坏力。
不过,将GN粒子用作“子弹”的话,毫无疑问会在短时间内就消耗掉大量的粒子。
而从本体的太阳炉(拟似)里产生的粒子并不是无限的,这就造成了一个过度使用必然导致粒子耗尽的隐患。
为此,本机的专用GN光束步枪在设计上增设了GN粒子电容器,用以预先填充储备所需的粒子。
如此这般,即便是在高强度的射击作战中,本机太阳炉产生的粒子消耗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抑制。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机在腿部区块上追加了大型GN喷射器,因此不得不将光束军刀(GN Beam Saber)基座移除。但作为重要的格斗武器,废除GN光束军刀很明显是不智之举。
因此,从腿部移除的GN光束军刀,被安排成为了GN光束步枪的一部分——用挂接在枪身前端下方这一说法,会更稳妥些——功能类似步枪刺刀,也省去了拔插的时间,能够对近身的敌人迅速做出应对。
这里要提一下,GN光束军刀同样是由GN粒子构成,并不是实剑而是纯粹的光束剑。
虽然存在着在大气环境中威力衰减的诟病,但收纳携带十分简单,威力也十分惊人。
Proto GN Lance/原型GN矛
在日后作由GN-XⅢ打响名头的GN长矛,其早期试作的原型GN长矛,便是从本机开始加以运用的。
这是一种无论是格斗战还是射击战都能兼用的大型武器,定位是用以取代GN长距离光束步枪的新型武器。
顾名思义,GN原型长矛的外形酷似一杆巨大的骑士长矛。
原型长矛本身是可以旋转的,且矛身设置有四个枪口,即可以任意一口速射,也可以四口轮流射击(类似加特林)、四口齐射、两口一组交替射击……总之用法多种多样,灵活多变。
另外,作为大型格斗武器的原型长矛,除了本身的锋利,还可以通过让GN粒子包覆矛身的方式,令其获得能够侵入GN Field的能力。
也就是说,即便是面对太阳炉搭载机,能够活用原型长矛的本机依然保有压倒性的破坏力。
————————————————————————————————————
天气凉了,各位要注意保暖啊。
还有一个月就到耶诞节,感恩节就算了过那节丢人(具体不谈),但是耶诞节还是可以过过的。各位有女票的可以准备礼物了,大部分女生都喜早不喜晚,礼物是多多益善,而且收到时间越早越有面子(业界第一,胖友圈第一晒倍儿有面子)。要想生活过得去,钱包总得出点血,除非你想单身一辈子。
(是模型不好玩,还是喵咪不听话,为什么要找女朋友?)
以上口胡,请勿介意。
当年,CC还是个青涩不懂事的学生。那时候,每天定点要跑的还是实体模型店。那时候,能够买到玩到的只有塑料套件。那些年,不知道用废了几把模型钳。
那年,关于模型的最新情报还只能通过实体纸媒来获得。虽然那年我们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电脑,也包上了一年一千多块的宽带,上了网。但是,模型相关的咨询是无法与现在相比的。
那年,CC电脑上高达设定资料还少得可怜。那年,其他男生在想怎么撩妹的时候,CC沉浸在那些随缘到手的电子档世界里,一遍又一遍的咀嚼着每一个文字,每一个配图……
说白了,当年的我真是个很无趣的人。一个人,一杯咖啡,一台电脑,就能让我坐三个小时——如果再加一盒HG的话,一直到母上把热腾腾香喷喷的晚饭都准备好了,我都不想起身。
当然这是不对也不健康的,大家千万别学我。
高达让我的社交变少了,但也带我进入了一个让我整整痴迷了一十六年的科幻世界。估计,下一个一十六年我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喜欢高达吧。
那年,拼装部还在专心致志地推出以TV本篇的机体。特别是像蛋蛋这样的系列,一台主角机可以换汤不换药的发售好几遍(以OO为例,单体HG,海老川配色HG,GN剑3HG,三红剑3HG,七剑HG,粒子罐HG……还有各种透明电镀周年)。
那年,很多本篇以外的外传OOV机体,几乎只能在书上看到,自己YY。
那年,受模型范例的蛊惑,我不知道改废了多少套HG GN-X、HG扎古勇士、HGUC吉姆。有句话叫看着容易做起来难,用在模型DIY上真合适。经过了不知N次的失败后,我终于明白了另一句话的真意: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所以,在看到现在PB进阶型GN-X时,真是百感交集。要是放在十年前,我大概会兴奋死。
不过,可惜的是一直到9102了财团B才想起钢铁牛仔和黛博拉,还有我相思多年的GN-X IV。而我,却已经没有时间去制作塑料套件了。
话虽惆怅,但我为了表达对OOV的热爱和追念,还是入手了R魂版的进阶型GN-X。虽然这已经也是快十年前的产品了,虽然岁月的沉淀让手肘部分已经不可避免的赤化了,但我对OOV的爱永远不会改变。
很多东西不甚理想,很多东西跟不上时代,很多东西被这样那样的恶评所淹没,但我还是会想要。这,大概就是是对年轻时代执念的一种救赎吧。
如果能穿越时空,我想回到十年前,对那时候口袋里没几个钱,啥都不懂还害羞的自己说,“嘿,别急,我会替你搞定的。”
前言少叙,书归正传。
2010年的这款进阶型GN-X,是借着HJ志上限定的春风R魂化的。当然了,说了是限定,还是HJ限定,那价格自然也是很高贵的了。
我记得12年的时候,这只的价格都还在五张左右。我15年入手钢铁牛仔机是三张,还是二手的,古早限定物啧啧。
不过最近不知道抽的什么风,R魂进阶型GN-X还是各种跳水,让我已经沉寂的OOV之魂又一次被点燃了。于是,就有了这次的帖子。
事实上收到实物时我还是有点不适的。习惯了现在的R魂新品,突然冒出一盒十年前的产品233333。
还好全新入手价格也不高,否则更郁闷233333。
模型本身的素质大体上还停留在R魂最早期的水准,这一时期的R魂产品可动性(特指OO系列)和HG差不多,有的还不如HG……(Mr不洗澡:说我咯?)。
我个人觉得这一阶段的R魂产品,尤其是这只进阶型GN-X,能够胜过HG版的地方,大概只有涂装了(如有补充感谢)。
手型方面一共两对,分别是持枪手和开掌。这一点HG也一样,彼此的出入在于手甲上的分色(HG需要上贴纸)。
各处大小关节的可动都比较捉鸡,就算是我这种对可动要求不高的人,也觉得不太够用23333。
另外一只钢铁牛仔的蓝灰色我就没拍,因为完全是一样的东西(还比黛博拉机少了一根枪管)。R魂的进阶型GN-X我个人感觉,收藏价值远大于把玩性。因为设计的关系,GN-X可动干涉比较厉害,实际把玩感还不如同期的Mr不洗澡。
希望财团B成品部能够早日重启这一系列吧,毕竟蛋蛋也是骗钱的一把利器嘛233333。
那么这一期也到此结束了。科普是本命番外是情怀,这一次是实打实的科普哦哈哈哈……那么我们,下一期再见吧23333。
小编语:CC大佬的机设资料,是真的厉害。。。跪拜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