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桥、三桥、四桥、长江隧道、扬子江隧道……
以后不再这样称呼啦!
12月20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南京已建成的六座过江通道命名更名方案。
南京市已通车过江通道命名更名方案为:
- 南京长江大桥命名维持现状。
-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更名为南京八卦洲长江大桥,简称为八卦洲大桥。
-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更名为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简称为大胜关大桥。
- 南京长江第四大桥,更名为南京栖霞山长江大桥,简称为栖霞山大桥。
- 南京长江隧道,更名为南京应天大街长江隧道,简称为应天大街隧道。
- 南京扬子江隧道,更名为南京定淮门长江隧道,简称为定淮门隧道。
此外,结合长江三桥的更名,现跨秦淮新河的既有桥梁也完成了命名程序,命名为天后大桥。
1.南京市标志标牌将更换
下一步南京将启动标志标牌更换工作,涉及过江通道指路标志信息需变更的现状道路41条,涉及标志改造共约660块,更换标志标牌工期共计5个月。
近期,标志标牌上旧名称与新名称都将显示,为大家指路,同时会与百度、高德地图等导航软件进行对接。
近期的标志标牌长这样:
2.为什么要更名?
现有过江通道存在这些问题:
目前,南京已建成道路过江通道包括桥梁四座,隧道两座。桥梁按修建顺序以数字命名,隧道以长江、扬子江命名。
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罗睿表示,现有过江通道命名一是缺乏历史文化内涵,与南京市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蕴不相匹配。二是数字与位置难以形成清晰的名称记忆。三是后续过江通道命名很难延续现有命名惯例。而当前已开工的四条过江通道正加快建设工作,有待于及早确定有广泛共识的命名方案。
3.新名称如何诞生?
为更好的服务市民出行,增强过江通道命名的方位性和标识性,传承南京历史文化与地域特色,根据国家、江苏省、南京市地名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参考重庆、武汉等国内同类城市经验,结合已建、在建、待建跨江大桥、过江隧道、衔接道路实际情况及市政府相关精神,南京组织开展《长江(南京段)道路过江通道及衔接道路命名规划》研究工作,并针对已通车运营的6条道路过江通道研究命名更名方案。
2019年8月23日,市交通运输局在官方网站上对已通车过江通道研究命名更名方案进行了公示和民众意见征集。在为期8个自然日的公示期内,共收到通过电话、邮件、信件等发来的各类意见共计144条,其中持赞同态度的占比约70%。民众对公示方案提出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建议公示方案拟更名名称中增加‘ 南京’两字,去掉‘公路’两字”等几个方面。市交通运输局在充分吸纳、分析市民意见后,继续深化方案,并于9月30日会同市民政局(地名办)共同组织召开了市民听证及专家评审会。方案稳定后,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地名命名更名审批流程的通知》履行相关流程、完善相关手续,并报请市政府批准。
4.往后桥梁如何命名?
对于正在建设中的过江通道
将由建设单位向市交通运输局提出申请,市交通运输局在批准前征求市民政局(地名办)意见,报请市政府批准,批准后报市民政局(地名办)备案。
对于规划中的过江通道
建设单位将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前,根据《南京长江桥梁隧道条例》中第十七条桥梁隧道命名更名及报送流程的条款履行相应的程序,进行命名。
近期,标志标牌上旧名称与新名称都将显示,为市民指路,同时会与百度、高德地图等导航软件进行对接。待熟悉新名称后,远期将取消所有旧名称,仅保留新名称一个名字。
来源:紫金山新闻
致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dxIMm8BMH2_cNUg3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