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今天,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大暑”正式登场,
迎来一年里最热的时候。
自打入夏以来,气温似乎“很克制”
就当大家感慨“莫不是过了一个假夏天”的时候
真正的夏天终于“姗姗来迟”
大暑、三伏天双双发力,
“烤”验大家的时候到了!
上蒸下煮,天气往往热得没处躲,时不时还有暴雨冰雹台风袭击,当大暑遇上中伏,高温天气该如何养生,遇到极端天气应该如何应对呢?快来看小编为您准备的“大暑生存手册”吧!
大暑饮食指南
>>多酸多甘
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湿气对脾非常不利。夏季日常饮食,应适当多吃一些味甘、酸宜脾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菠萝、西瓜等。
>>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人火气上升。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饮食的必备功课。夏日去火的食物包括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
>>新鲜干净
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
大暑饮食禁忌
1、忌食变质、不洁食物。
2、冷饮不能过量,不宜过食冰镇食物、冰冻饮料、冰淇淋等。
3、忌食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油脂、海腥鱼类。
4、忌食酸涩辛辣、性属湿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辣椒、茴香、桂皮、韭菜等。
5、忌生食海鲜或死的动物性食物。
三招防中暑
1.做好防晒,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10时至16时最好不要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还要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2.补充身体所需水分
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3.适当午睡,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中午可以适当小憩半小时,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
4.谨防情绪“中暑”
大暑时节,天气酷热,人们容易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有人称之为“精神中暑”。因此,要做好精神调养,谨守“静心养生”的原则。
所谓“心静自然凉”,避免遇事急躁,避免生气恼怒,可多想轻松愉快的人或事,也可多参加钓鱼、绘画、书法等活动,可以达到安定神志、调养心气的作用。
警惕空调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病开始频繁出现。医学专家表示,由于病症主要表现为头晕、发热、盗汗、身体发虚等,空调病常被误认为感冒。实际上,空调病是因长期处于封闭环境中,室内氧气得不到补充,冷风降温令人体无法正常排汗,最终导致内分泌紊乱,引发身体不适。
1、室内降温通风时,应先开空调后关窗户;
2、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26℃左右的室内温度最合适;
3、“桑拿天”时开启除湿功能,不用调低空调温度,也能舒适凉爽;
4、空调开3小时,记得开窗通风;
5、风口朝上更制冷,让冷空气由上而下循环,自然交流。
强对流天气防范指南
“小暑、大暑,淹死老鼠”,在高温和雷雨共存的夏季,防酷暑的同时还要注意强对流天气。
>>冰雹天气怎么防
1.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雹和防雷电准备。
2.老人、小孩不要外出,留在家中。
3.如在室外,应用雨具或其他代用品保护头部,并尽快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暂避,应急防雹口诀谨记: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避免被冰雹砸伤面部。
4.不要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建筑物或大树底下。
5.躲避时要远离照明线路、高压电线和变压器,以防触电。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
老伴旅祝您和您的家人朋友
大暑时节平安健康
快把祝福送给身边的人吧
编辑|老伴旅
图文综合自中国天气网、
三九养生堂及河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