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所有人都不满意
在当前数学教育的现状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所有人都不满意。
许多初高中学生觉得数学难以理解,没有意思,也没有任何实际应用的价值。而读了大学或者读研之后,又有许多同学觉得当初学到的数学知识根本不够用或者不好用。老师在教的过程中觉得很累,没有什么收获,没有成就感。
爱数学的人觉得:数学很美,数学是上帝的语言,数学是最优美的科学。
厌恶数学的人说:数学就是思维的杂技,是折么学生的利器。
另外还有许多人在观望,既然让我学我就学。于是,每天努力的做题,其实大多出于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
既然如此爱恨交加,那为什么数学不能像历史、地理、物理、化学那样成为一门选修的课程?为什么要让每个人都学习数学?
其实,数学成为通识教育并非偶然。
数学为什么应该成为通识教育
我上大学时有一次,我的数学教授在课堂上讲到,我现在所教的数学你们也许一生都用不到,但我还要教,因为这些知识是好的,应该让你们知道。——王小波
所谓通识教育,其实也是一种人文教育,它是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的。
数学究竟何德何能,为什么应该成为一种通识教育?
在我看来数学成为一种通识教育,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习数学其实是一种逻辑思维的训练和思维方法的形成。
那么什么是数学思维?
我认为可以简单的概括为首先将问题进行概念化抽象化,利用逻辑和数学领域的知识计算得到结果,最后将数学形式的结果转换到现实生活中并进行验证。
虽然这种概括并不全面,但也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我们多年来学习数学,实际上是为我们塑造了一种理性的,条理的,逻辑化的,系统化的思维方式。
我们的数学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你发现了没有,我们的数学教育出了一点小问题,那就是我们忽略了学习如何将现实中的问题概念化和抽象画,以及如何将数学方法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这导致我们的数学教育显得特别无趣。
同时,我们在数学教育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用数学领域的知识来计算得到结果,过分强调计算力。
但事实上,计算机的计算力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所以我们的数学教育另一个大问题就是,应该让学生从繁琐的计算中解脱出来!让学生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学习,如何处理其他两个问题,如何将问题进行概念化和抽象化,然后如何将数学结果转换到现实生活中并进行验证。
其实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数不胜数的样子,数学被广泛的应用于,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工程学,医学等等。可以说许多学科的发展正是由数学推动的。
小学的数学教会了我们如何计算,这部分往往是许多人认为最有用的,因为每个人每天都在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能用到。初中以后数学逐渐的开始展露他的真面目——抽象。到了大学,这种抽象性展露无遗,而且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抽象。
有人说数学是上帝的语言,他跟中文英语等等语言一样是一种表达方式,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把科学理论严格化抽象化,使它更容易被理解和使用。
数学其实很有趣,他并不像大多数教材中的那样程式化,深奥和远离现实。
理解数学,理解他的思维方式和逻辑,你会发现数学其实很有趣。
我在大学时期学习线性代数的时候,专门买了一本美国的教材,在那本教材中,作者首先解释了为什么要学习线性代数,线性代数应该怎么应用在哪里应用?之后的每一章,都会先告诉你,这一章的知识是怎么来的,这些只是有什么应用,我们人类社会的哪些现实的问题、神奇的壮举是在这一章知识帮助下解决的。
相比之下,我国的线性代数教材,则是开篇名义直接列出几个公式,并进行推导证明,然后列出一大堆习题。这样的教材学起来自然会枯燥很多。
你为什么应该学好数学
对于大部分不从事数学专业的人,我来回答你为什么要学数学。
数学本身给我们带来的知识,可能对于大多数并不从事数学或理工专业技术的人来说,没有什么直接作用。
我记得我国著名青年作家韩寒曾经在一本名叫《通稿2003》的书中说: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数学,估计到小学三年级就已经够用了。
当然我把这句话当成一句戏言。
我们多年来学习数学,实际上是为我们塑造了一种理性的,条理的,逻辑化的,系统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漫长的一生中遇到的诸多问题。
比如这种思维方式教会我们缜密的思考,分类的思想,排序的思想,化解的思想,抽象替代的思想等等。其实我们的思想思维方式,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变化,只是数学对于这些变化的作用方式非常隐蔽,也不容易被发现,所以我们常常忽略罢了。
因此,对于平时工作中并不需要高深数学理论的人来说,数学教育真正有益的是那些长期数学训练所带给自己的那些思维方式和隐形的知识。
而正是这些隐性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将帮助我们一生处理许多未知的问题,度过许多未知的困难,并极大的影响我们在一生中所做出的许多关键的抉择。
如果你觉得以上的原因还是太虚无缥缈,还是不足以说服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数学。
最后,我再讲一条学习数学最现实的作用。
大家不是常说以后去菜市场买菜根本用不到数学吗?那么我来告诉你:数学对于买菜能有多大作用,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学好数学可以决定你将来是在哪个城市的菜市场买什么菜。
来源:数学与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