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的艺术、普法的舞台”,拓展检察宣传文化新平台研讨会在沪召开

2019-10-11   检察风云杂志

10月10日,由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政治部、《检察风云》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宣传的艺术、普法的舞台,拓展检察宣传文化新平台研讨会”在沪召开。本次会议正式推出了《检察风云》杂志社与现代人剧社合作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内容为主题的首部话剧——《套路无路》(暂名),通过研讨加强与各级检察院联动,探索新的检察宣传合作模式,同时有效推动《检察风云》品牌在各级检察系统的影响力。


会议由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宣传处处长、《检察风云》杂志社社长、总编文岚主持,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孟守平,上海市委宣传部宣传处副处长王薇,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阮祝军,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原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绍林以及上海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现代人剧社团长张余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结合自身经验对新时代的检察宣传工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检察风云》杂志主编靳伟华首先做了主题发言,她讲道,曾经有人预言,面对新媒体的爆炸式增长,期刊行业将是传统媒体这棵大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慢慢凋零直至最后飘落。而如今,我们却欣慰地看到,这样的局面并未出现,凋零的只是失去生命力的叶子,而更多有着自我造血功能的传统媒体依旧在发芽。《检察风云》这些年探索发展的实践证明,期刊要生存、要发展,既要靠先进技术带动,更要靠内容建设支撑。只有不断提高期刊质量,在以读者为本,内容为王的基础上,搭建多元化传播平台,才能迎来缤纷的四季。


法制题材是艺术值得挖掘的富矿,此次话剧的推出,也希望能够和读者一同以观众的身份,在剧场这个空间形成一个又一个具有法治正能量的磁场,这也必将会有更多的故事得以延续,更多的精彩值得期许。

孟守平以五大关键词——提升、加速、变革、扩展以及优化谈了自己对本次会议主题的认识。他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上海检察机关近年来在检察宣传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认为,上海检察机关佳作频出、成绩突出,这在全国检察机关中首屈一指。他如数家珍地提到了不少出自上海检察机关的典型文艺作品,这也表明上海检察机关的检察宣传工作在全国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检察机关办理这么多案件,为检察文艺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素材。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提炼和总结,就能让我们的法律思维随着我们的法律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发言的最后,孟守平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真诚欢迎。检察机关作为办案机关在案例、事例以及典型人物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是由于艺术视野可能依然存在欠缺,单纯依靠自创自编自导自演,艺术水平可能不会很高,因此建议检察机关真诚欢迎文艺工作单位将更多的目光投向检察工作,深入检察工作,去挖掘更多的动人故事和精彩情节,塑造更多的优秀检察官形象。第二,无缝衔接。将专业的文艺力量和检察机关的办案力量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出精品。建议检察机关与文艺单位要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为他们挖掘素材提供更好的条件。第三点,虚心求教。繁荣检察文艺既需要专业的文艺团队,也需要培养检察机关自己的专业文艺团队。在这方面,上海检察机关有很好的基础,可以创造条件继续支持鼓励检察机关自己的专业文艺团队与外部的合作,不断提高艺术素养和专业水平。

王薇从当前检察工作的大背景,提到了定力、活力和能力是做好检察宣传平台的基础。同时,她还对做好检察宣传工作提出了三点想法:首先是运用好手中的素材,其次是打造具有传播性的产品,最后则是打造品牌。


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杨绍林认为,司法题材是文艺创作十分关注的领域。“从某种程度上讲,文艺创作和检察宣传是相通的,文艺工作者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使命就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说到底,任何时候都要以人民为中心。检察宣传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作品是以人民为中心,就能吸引百姓的关注。而在当前形势下,不论是要做好文艺创作还是检察宣传,都要处理好三个维度,首先取决于人性与审美的共识度,其次是与社会生活的关联度,最后是与时代发展的紧密度”。


上海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现代人剧社团长张余则谈到了此次话剧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他表示,话剧的一大显著特点便是及时反映时代的热点,反映社会民生生活。因此,以话剧的形式来演绎法治题材主题是比较合适的。对于本次与《检察风云》杂志合作的话剧,今后除了会在剧场演出,还会面向社区进行演出,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看懂这样的艺术创作,以达到普法教育的目的。


随后,来自上海各区基层检察院的代表也就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经验与在场与会人员做了一番交流。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做了题为《做好检察宣传文化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推广模式》的发言,虹口区人民检察院为大家介绍“检察宣传文化如何探索新路径”,上海铁检院交流了“检察宣传文化与社会多种宣传平台合作的体会”,青浦区人民检察院也将自身在“拓展新媒体平台、推进检察宣传工作更加深入”方面的经验向大家做了分享。

最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阮祝军进行总结发言。他认为,本次研讨会旨在更好地扩大检察文化的宣传平台,传播检察声音,弘扬法治能量,做好释法普法教育,使检察宣传深入不同的社会群体,提高大众的知晓度。从这点上来说,本次研讨会已经圆满地完成了使命。


阮祝军表示,想要做好检察宣传,首先要做大平台,巩固检察宣传自主阵线。当前,媒体的格局竞争激烈,社会舆论生态环境深刻变化,所以检察宣传工作既面临挑战,也迎来了机遇。尽管传统媒体受到了新媒体的挑战和冲击,但是无论形势怎么变,我们都要牢记检察宣传的使命,守住检察宣传的初心,宣传好检察工作,为法治社会的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其次,不仅要做大平台,还要做优平台,提升检察宣传的圈粉能力。面临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要提升。检察产品专业属性非常强,怎样宣传才能让人民群众易于接受,需要我们花更多的心思。“我个人认为,如果是好的作品,只要是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大家都会关注。作为检察宣传工作者,有义务向这个目标奋进。”

最后,做强协作平台,放大检察宣传的综合效应。如今时代,仅凭单打独斗就想完成一个好作品已经不可能。因此,一定要发挥自己的协作能力,打造协作平台,做出更多优质的检察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