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四年:“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内涵、颜值大提升

2019-09-17   中国荣成

四年前的9月16日,

人们或许不曾预料一句城市口号得到如此广泛认同、响彻大江南北,

在荣成人将其作为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不懈追求与探索中

这句琅琅上口的八个字,

成就了一种生活模式,

成为幸福荣成的代名词,

成为荣成社会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源动力。

2015年9月16日,荣成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启用城市标识,一款新颖的以清新清爽、色彩丰富为意境的城市logo推向社会。 “太阳 大海 荣成人”、“自由呼吸·自在荣成”被确定为城市标识用语。意在弘扬海洋人文历史文化,打造现代化绿色生态城市。



四年时光转瞬过,从最初仅作为生态建设的一个口号,如今“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八个字中,已经融入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要求,延伸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凝聚为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灵魂与主线,让在荣成的每个人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自由自在地创新创业,自由自在地成长进步,已经成为一种切切实实的感受。





北京首都机场


“自由呼吸·自在荣成”成长路径

“自由呼吸·自在荣成”是荣成市委、市政府2015年9月提出、经过多年的推进,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和持续提升。

——2016年,荣成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并使之成为了荣成“十三五”时期目标任务。与此同时,“自由呼吸·自在荣成”成为荣成发展的核心理念,并同美好生活关联在一起。


——2018年,荣成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以“自由呼吸·自在荣成”为抓手,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荣成市委书记江山在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将“自由呼吸·自在荣成”提高到:“是中国梦精神内涵在荣成的体现、是中国梦实现路径在荣成的体现、是中国梦发展历程在荣成的体现”这样一个高度。

“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理念和实践,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和荣成人民的认同和赞扬。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副主任李海青:“自由呼吸·自在荣成”理念首先体现了对发展最终目的的深刻认识,即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自由、权利、幸福。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英暖:“自由呼吸·自在荣成”既是荣成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愿景的一条路径,同时,也可以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提供有益的借鉴。


生态赢得好口碑

自媒体时代,荣成的天之蓝、海之碧、山之青、气之洁,常常爆燃朋友圏,“自由呼吸·自在荣成”常常刷屏,在全国瞩目,让世界关注。


生态作为荣成最宝贵的资源,荣成遵循“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绿色发展。近年来,投资20亿元实施了桑沟湾北海岸带、天鹅湖湿地、东楮岛等20个岸线修复项目,引导150多个工业项目从沿海一线退出,恢复生态湿地2万亩,修复岸线15公里,全市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60%。完成了180多家鱼粉企业、100多家石材企业、400多台燃煤锅炉、3100多家畜禽养殖场、500多公里河道、近万辆黄标车治理任务,825个村实现环境整治全覆盖,扬尘腥水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2018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49天,优良率达到95.4%,山东省考核连居县级第一,率先在全省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鱼粉整治


石材整治



群众尽享获得感

市民自由自在的感受,是建立在充分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之上的,荣成市委、市政府始终不渝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导向。着眼于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群众满意的好事实事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荣成市已投入30亿元,新建新一中等9所高标准学校,高质量改造幼儿园21所,改扩建荣成二中等12所学校,完善加固了19所学校27幢教学楼进行,全市所有校舍全部达到全省一流标准。

以全民健康提质全面小康。在全国脑卒中发病率上升8%以上的大背景下,荣成市同比降低了15.4%,H型高血压与脑卒中防控惠民工程,已在全国标示为“荣成模式”,免费血压筛查47万余人。为22733签约患者提供一对一“家庭医生”和药物优惠等服务。全市组建市域外医联体10个、市域内医联体19个。

全力推进文化惠民。全市940多个村(居)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达标率达到100%,全年送戏下乡1300多场。荣成市修建了樱花湖体育公园,升级改造镇街健身中心,举办全市乒乓球、篮球、足球、象棋等15项全民健身运动会,激发群众参与健身的热情。


坚持城市规划与教育布局调整、棚户区改造等民生需求相结合,配套设施完善与社区管理服务、文明主题活动相结合,政府投入与群众参与、志愿服务相结合,荣成实施了城中村、主干道路、老旧小区改造的“全覆盖”,实现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和环卫、供热、燃气、供水、污水、绿化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信用管理又先行

2013年,荣成市率先在山东省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了“五个三位一体”的信用建设“荣成模式”。2016年4月,荣成市获批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成为全省唯一、全国仅有的3个县级创建示范城市之一。在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荣成市荣获国家城市信用建设创新奖,并在全国361个县级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中名列第一。2019年4月,荣成市荣获“2018年度信用创新单位”称号,这也是荣成市连续三年获得“年度信用创新单位”荣誉称号。


目前,荣成市60万本地居民、21万外来人口、4.9万个体工商户、1.9万家企业、121个部门单位、1420个村居和社会组织,已经全部纳入信用管理系统,都有自己的“信用档案”和“诚信名片”。

“三级信用、双向评级”的信用评价机制运行顺畅,信用“红黑名单”发布制度化推动,一百多家失信市场主体受到了联合惩戒;407名市民因信用等级良好得到银行免担保贷款优惠。

“店小二”打造创业乐土

让每一个外来投资者和本地市民都能够自由自在地创新创业、自由自在地成长进步,是荣成持之以恒的努力方向。

围绕集成式改革,荣成市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主线,研究制定了一整套科学务实的政策体系,“政策菜单”覆盖到了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只要企业想转型、想发展,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政策大餐”。

围绕集成式改革,荣成市从“放管服”入手建立大审批、大服务格局,把跑腿和协调环节留在机关,把便捷和周到服务送给客商。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了53%。一般审批事项承诺办理时限控制在2个工作日内,比法定的20个工作日减少了90%。

“自由呼吸·自在荣成”最初由生态领域、旅游推介切入,换来的是城市内涵、外在颜值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