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盈江这些先进模范人物,你认识吗?

2019-10-10   德宏团结报

“中国好人”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康洪宝

康洪宝,男,汉族,1977年生,盈江县盏西镇中心小学教师。自从1999年成为一名小学山村教师以来,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既教书又育人,关心贫困学生疾苦,出钱出力投身公益,自发成立了盈江县民间公益联盟。长期以来,他带领志愿者在休节假日走村入户,深入贫困学生家中了解情况,走遍了盏西片区的村村寨寨,对孤儿、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进行登记,组织开展“新春送温暖”、“六一爱心礼包”、“中秋献爱心”、“寒冬送温暖”、“民族村寨留守儿童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受助学生开展“日行一善”活动,传播真善美;组织青少年开展“清明祭奠英烈”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截至目前,公益联盟有志愿者300余名,组织和发起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累计接受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200余万元。

2012年、2014年、2016年分别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银牌、金牌。

2014年9月,在中央文明办举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荣登“中国好人榜”。

2015年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中国好人”——王玉鑫

王玉鑫,男,汉族,1989年生,中共党员,盈江县公安边防大队侦查参谋。王玉鑫在担任苏典乡派出所民警期间,每天写走访日记,用相机记录下中缅边境贫困傈僳族儿童的艰苦生活,2012年底,一篇配有20张孩子们生活照片的走访日记《一群边境山村的孩子渴望温暖》在“人人网”上“晒”了出来。通过微博、微信、QQ等通讯方式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包裹2万多个,累计发放衣物、棉被、学习用品、图书等爱心物资价值40万余元,为苏典2所小学募赠了图书室2个、爱心图书4000余册,帮助10余个特困学生达成“一对一”长期帮扶对子,使苏典乡、勐弄乡9所中小学1600余名在校学生受益。

2018年7月,在中央文明办举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荣登“中国好人榜”。

“中国好人”——郭彩贵

郭彩贵,男,汉族,1951年生,盈江县弄璋镇新府村委会贺介村支书。从村会计岗位退下来又被村民再次选他为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小组长后,郭彩贵向全体村民立下5年后让本村旧貌换新颜的“军令状”,从此一干就是10多年,10多年来他让一个“脏乱差”的村子变得“洁净美”,深受群众的点赞。从以身示范,用以文兴村、培训强村、生意富村等措施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敬业奉献、慈心仁爱的好支书典范。

2018年11月,在中央文明办举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荣登“中国好人榜”。

云南省道德模范——何依

何依,女,汉族,1991年生,盈江县太平镇大寨一组村民。在2008年盈江县“8•20—8•21”地震中,救人心切的何依用身体紧紧护住了3岁小女孩李尧欢,被倒塌下来的废墟砸断了右手手臂,身体其它部位多处软组织损伤,小女孩李尧欢却毫发无损,何依至今伤势仍未恢复。

2009年12月,荣获“云南省第二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云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李秋松

李秋松,女,1958年5月生,盈江县弄璋镇贺介村民。多年来,李秋松的一天是这样开始的:先为91岁卧病在床的公公、83岁高龄因脑梗塞瘫痪在床的婆婆洗漱,再为患病不能自理的丈夫穿衣梳洗,然后生火做饭;锅里饭食冒泡的当儿抢空喂鸡,洒扫屋里屋外;干完这一切,饭菜也熟了,喂饱了公公婆婆,再喂丈夫;自己草草吃过饭洗刷清扫完毕,再推着轮椅上的丈夫去屋外晒太阳。忙完这一切差不多是正午,李秋松来到不远的庄稼地里干活。村里人无不感慨:“要不是有这么个好儿媳,老人怎么可能这么长寿呢?”直到2012年婆婆去世前的那些日子里,床上的被褥,李秋松也是七八天就换上一次。瘫痪三年,婆婆的屋里没有一丁点儿异味,没有穿过湿衣服,,全身没有长一个褥疮。有一种爱叫守护。数年如一日,李秋松用一颗善良的心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孝义。

2017年8月,荣获第六届云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新时代云南好少年——雷则况

雷则况,男,2006年10月生,盈江县芒章乡南泥坝小学学生。在芒章乡南泥坝小学,有位勤学上进的景颇少年雷则况,家乡的老少男女提起他,都会骄傲的竖起大拇指,亲切的称他为景颇小雄鹰:他爱学习、勤思考,乐于助人、尊老爱幼,他是班级的领头雁、家里的好孩子、村寨里的小雷锋。他对邻居空巢老人照顾有加,有空就帮助老人砍柴挑水;他乐于帮助同学,认真履行班长职责,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他代表云南到北京参加第12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将家乡的故事,民族的历史文化讲到了北京,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小演讲家。2017年8月,荣获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演讲总决赛小学组特等奖。

2018年,荣获“新时代云南好少年”荣誉称号。

新时代云南好少年——许博彦

许博彦,男,汉族,2004年生,德宏州民族初级中学学生。在盈江,有位远近闻名的“护鸟小达人”,他就是许博彦。爱鸟、护鸟,小小年纪的许博彦身体力行。在校园外,他和盈江观鸟协会成员一起清除捕鸟网,将标有“捕鸟犯法”“鸟儿是我们的朋友”的宣传牌挂在树上,告知更多人;在校园里,他利用课余时间向同学们传播鸟的知识;在学校播音室、在黑板报上、在主题班会上倡导大家热爱生态自然,保护好鸟类;假期里,热爱演讲的许博彦走进乡村学校讲犀鸟故事、走进边境村寨传播动植物保护知识、走进教堂讲述保护生态环境的故事、走进机关讲述生态文明故事。倡导大家共同爱护鸟类、保护生态环境。在他的带动下,现在已经有很多同学加入了爱鸟护鸟志愿服务队。他还把护鸟故事从边疆小城讲到首都,从课堂讲到人民大会堂。2018年8月,获得全国“中华魂(辉煌与梦想)主题教育”演讲比赛特等奖。

2018年,荣获“新时代云南好少年”荣誉称号。

新时代云南好少年——曹汝特

曹汝特,女,傈僳族,2006年生,盈江县弄璋镇姐帽中学学生。“我有一个梦,长大后我要当一名老师,把知识带给乡亲,让我的家乡更加美丽!”这是小小少年曹汝特的“梦”。她是脱贫攻坚“小翻译”。当脱贫攻坚工作队进驻弄璋镇古里卡村后,面对全村一半以上的群众不懂汉语,沟通上的障碍一度让工作队员一筹莫展。第二天,曹汝特出现在村委会,刚刚小学毕业的她,成了古里卡扶贫宣传队伍中最小的“翻译官”。她是护边爱国“小卫士”。2018年寒假,曹汝特参加了由部队和女子护边队共同组织的走边关巡边活动。回家后,动员母亲加入了女子护边队。她是民族团结的“小使者”。在学校、在村里,积极充当传播民族团结政策的“小使者”:“不论我们是傈僳族、还是景颇族,我们都是中华民族,我们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她是自强自立“小榜样”。曹汝特家境贫寒,自小和爷爷奶奶留守家中。周末回家还为爷爷奶奶煮一顿可口的饭菜、说说学校里的趣事。曹汝特用优异的成绩换来了贴满墙壁的38张奖状。

2019年,荣获“新时代云南好少年”荣誉称号。

“德宏州道德模范名单”(盈江县)

2008年德宏州首届道德模范

1. 李榆春荣获(助人为乐提名)荣誉称号

2. 帕保安荣获(敬业奉献提名)荣誉称号

3 .林永鹏荣获(孝老爱新提名)荣誉称号

2011年德宏州第二届道德模范

1.左仁芬荣获(诚实守信) 荣誉称号

2.方小厚荣获(助人为乐提名)荣誉称号

3.陈 跃荣获 (敬业奉献提名)荣誉称号

4.李继柳荣获 (孝老爱亲提名)荣誉称号

2016年德宏州第五届道德模范

黄永福荣获 (诚实守信)荣誉称号

岳成明荣获 (敬业奉献)荣誉称号

郑余粮荣获 (见义勇为提名)荣誉称号

2019年德宏州第六届道德模范

1.郭彩贵荣获(爱岗敬业)荣誉称号

2.沙荣华荣获(诚实守信提名)荣誉称号

来源:美丽盈江

责编:刘亚旭

审核:杨 旻 张仁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