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不孝”正在流行,很多年轻人却不自知,或比啃老还扎心
对于大多数的中国家长而言,年轻时不顾一切地疼爱孩子,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不管多辛苦,也要给孩子最好的生活。这么做的原因,无非也是想等自己年迈以后,已经长大成人后的子女,可以多多孝顺反哺自己,让自己度过一个安详惬意的晚年。
可现实生活中,结果真的如我们所想吗?或许并不是这样,越来越多老年人,对晚年生活并不满意。尽管子女们并没有饿着自己或者冻着自己,也舍得为自己花钱,但老人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其实这并不是老人“贪得无厌”,只是人在上了年纪以后,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要远远低于对精神世界的满足。因此的“不孝”也有了新的定义,早前子女不给老人养老才算是不孝,而现在,以下这几种行为也可以算上“不孝”。
行为1:把孩子留给老人照顾
相信这种情况发生在绝大多数的家庭中,一方面因为年轻人工作压力比较大,另外一方面也是年轻人为了省事,索性就把孩子给老人照顾。但我们年轻夫妻要明白,年迈的父母并没有义务帮我们带孩子,毕竟他们已经把我们拉扯长大,说这种行为是在压榨老父母最后一点价值也不为过。
行为2:啃老一族
原本老人上了年纪以后,心里想着孩子可以孝顺照顾自己,但现在却反了过来,很多老人把孩子供养长大以后,甚至出国深造,可回来以后,依然游手好闲,不知道踏实工作,到最后还要伸手问年迈的父母要钱花。
这样的啃老一族,一直以来都为我们不耻,已经长大成人,却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在法律意义上,孩子过了十八岁,父母就没有义务再照顾你。原本已经为了养育你遭受了很多苦难,到头来还要被啃老,伤透老父母的心。
行为3:不陪伴老人
现在年轻人的思想都比较时髦,为了避免新旧思想的矛盾出现,很多年轻人结婚以后就与父母分居两地,各过各的。虽说这样可以避免很多家庭矛盾,却也滋生出了一些其他问题,那就是让老人孤单独守。虽然子女们会定期来探望自己,也会给自己生活费,不会为吃饭穿衣发愁,但老人的内心是非常孤独的。
前面已经说道,老人上了年纪以后,对于精神世界的需求,远高于物质条件的满足。因此希望那些与父母分隔两地的子女,还是尽量把父母接到身边来吧,其实老人要的并不多,每天只需要家人陪伴就好。
以上这三种行为,便是现在最常见的“新型不孝”,希望年轻人可以彼此理解父母的苦心,互相感恩的度过未来的日子,这样才是至亲之间应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