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隔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武汉日记

2020-02-03   济阳区检察院

昨晚有朋友打电话来,一家五口,父母确诊即将入院,她因为一直照顾病人,要去集中隔离点隔离,丈夫带着孩子在家。朋友在电话里痛哭不已:确诊不可怕,怕的是这种生离死别的感觉。


之前她带着二老往返家和医院,奔波,疲惫、焦虑、害怕,都没哭过,如今面临家人分离,哭得不能自抑。


我理解她的心情。比起病毒的阴影,孤独和恐惧更难以抵抗。一家人互相扶持的时候,再难也只是困难本身,一旦离开熟悉的家,去往陌生的环境,独自一人,经受病毒的威胁,面对未知的日子,挂念分离的家人,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从2日开始,发热、疑似和密切接触者都要去隔离点集中隔离。目前武汉市累计确诊人数为5142例,仅2日,新增确诊病例为1033例。


从居家隔离到集中隔离,这是一个重大变化。有人形容,这数万人隔离的意义,相当于武汉关闭离汉通道对全国的意义。但其实,这不是按地理位置关闭,而是按病毒扩散的可能性进行隔离,这意味着很多家庭可能会在短时内被切割,一旦家中有人去隔离点,居家的家庭成员也处于近乎隔离的状态。


一早小区群内有邻居求助,她和丈夫疑似发热,要去集中隔离,家中有两位老人和孩子,老人不太会上网,买菜又不便,恳请邻居帮忙。小区群内通过讨论,很快成立了一个临时志愿队,轮流值班,每天定时电话联系老人,并负责买菜送物资到门口。


这样的例子会出现很多。如果留守家中的是孩子、残障人士或其他生活能力不足的人,生活如何保障?


新的问题,需要新的关注。


在这场抗疫的战斗中,疫情是我们的敌人。如果感染只是一种概率,隔离人群是替更多人承受了病毒的威胁。“切断传染源”是防染传染病三大法宝之一,集中隔离是切断传染源的有效途径。但是,隔离的目标不是人,是他们身上可能携带和扩散的病毒。隔离的人们需要在接下来十多天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度过一段特殊难熬的生活。他们作出了牺牲,他们也是战士,值得尊重,需要呵护,更需要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分离是为了更好的重聚。隔离人数不仅是数据,更是无数个真实的生活片断,是无数个脆弱的家庭。


他们需要信心,战胜疫情,重归生活。


他们需要信任,在病毒被大面积隔离阻断以后,社会动能激活,要源源不断给他们力量和支撑。


他们和我们一样,需要强大的信念,没什么困难挡得住坚强,没有什么障碍拦得住前行。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