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没有一座城市,像澳门这么矛盾。
仅有广州天河区1/3大小,却藏着25处世界文化遗产;
仅有60万常住人口,却要接待每年3000多万游客;
既可以在露天咖啡档里聊天谈心,也可以在豪华赌场里一掷千金;
400多年默默无闻,却在这十几年间蹿至亚洲最富的地区之一。
澳门很小,澳门很大。
澳门很快,澳门很慢。
澳门很新,澳门很老。
在澳门老城,走着走着一抬头就容易看到老居民楼和新葡京的视觉碰撞。图/城君
澳门为什么会这么矛盾?
我们试图从近100年的100张照片中,这座小城蜕变的原因。
1919年镜湖医院留医所,1958年进行改造。图/澳门记忆
1920年,新澳门酒店。图/澳门记忆
1921年,人们到关闸外街的坟地上香祭拜。
1922年,澳门盛产炮竹,一些炮竹厂会雇佣外人用极其搓卷炮竹的外壳。
1923年,街头杂技摊。
1924年,诗人庭院大门。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澳门镜湖医院举行追悼会,超过2万人参加,当年澳门人口才有7、8万。图/澳门基金会
1926年,南湾街西路段。图中右面楼房是新澳门酒店,现在南通商业大厦位置。图/澳门记忆
1927年, 店号雇人担着旗帜到处走,上面写着店号的广告。
1928年,美国神父在澳门大三巴遗址前留影。
1929年,时髦的女子穿着旗袍,在庙宇石狮子前拍照。
1930年孙中山夫人的住宅。图/澳门档案馆
1931年8月13日二龙喉军火库发生爆炸。图/澳门档案馆
1932年建成的逸园赛狗场。在莲峰山西面山脚由填海而得的跑狗场,在1940年澳门政府收回狗场改成“五.二八”运动场,1961年由澳门赛狗公司重办赛狗。图/澳门记忆
1933年,街头老百姓的娱乐更多是这种骰庄摊。
1934年11月10日,红街市正面设计效果图。 图/澳门档案馆
1935年,每日有水艇由湾仔银坑运泉水来澳供应饮用,停泊内港海边,居民购买水筹,由工人挑水上岸,送至各户人家。
1936年6月建成后的红街市,1992年该市政街市被评定为“最具建筑艺术建筑物”。图/澳门档案馆
1937年,银号的押钞车。
1938年12月,卢沟桥事变已经发生一年,澳门成立“澳门四界救灾会”,筹募钱款,组织回国服务队,参加抗战。这是回国服务团第二队回国留念,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曾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1939年,主教座堂。
1940年,蔡高中学教职员合照,前排穿长衫者为创校校长余美德医生。
1941年12月19日,澳门《华侨报》报道香港被日军轰炸的消息。当年,香港沦陷。
1942年,同善堂施粥征信录。由于日军没有占领澳门,当时的澳门成了中国南部的避难所,澳门人倾尽所有力量,安置了各方难民。(尹德卫藏品)
1943年,镜湖医院不断接收难民,并提供义诊。这是当年11月阖澳居民为镜湖医院筹款大会全体常务委员合影。图/镜湖医院慈善会
1944年,两毫钱纸币。
1945年,南京戏院。
1946年,蔡高中学,租赁望东洋斜巷一三层小洋房做学校。
1947年,澳门国际大酒店门口的街道,马路中间有高高的牌楼。
1948年,人们围堤填海,建一条连接氹仔炮台和氹仔村的马路。图/澳门档案馆
1949年,美国摄影师拍下的赌厅。
1950年10月1日,澳门各界同胞冲破种种阻挠,在平安戏院举行庆祝国庆大会,并在会场门外和澳门各主要街道盖搭了庆祝牌楼,激发了澳门同胞的爱国热情。图/澳门记忆
1951年,远眺内港。图/哈里森·福尔曼
1952年“关闸事件”,中葡两国在澳门炮战一周。
1953年,澳门培正学院师生合影。
1954年,一帮赛车爱好车希望在澳门曲折多弯的道路上举办赛车比赛,于是第一届格兰披治大赛车开始了。
1955年时的关闸。当年澳葡政府为了讨好葡萄牙政府,决定庆祝澳门开埠400年,却在周恩来总理的警告下取消了。
1956年工人康乐馆开幕。
1957年的街头。图/哈里森·福尔曼
1958年,可口可乐“入侵”大三巴。
1959年新马路国庆牌楼。
1960年,禅院智圆法师购入菩提禅院,并加以扩建。这是佛教净土宗在澳门最重要的道场,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
1961年 葡萄牙海外部确定澳门为旅游区,特准设赌。同年,澳门政府颁布《承投赌博娱乐章程》,公开招商承投。
1962年,外国摄影师拍下的西洋坟场。图/弗朗西斯·米莱·罗杰斯
1963年,八角亭,当时八角亭图书馆开放使用才10余年,1971年落成的澳门大会堂地址,还没有出现在照片中。
1964年,新口岸港澳码头的斜坡上,一架水上飞机正在起飞。
1965年的内港。
1966年,“一二·三”事变发生数天后,3 艘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炮艇突然出现到澳门近海,其中2 艘较大的炮艇驻留在近海巡弋警戒,1 艘较小的炮艇则干脆直接深入抵进到濠江内港停泊,这艘深入澳门的解放军炮艇不怒自威,引起各界的围观热议。自此之后,澳葡政府的威望掉至冰点。
1967年 1月29日,澳都嘉乐比到中华总商会签署两份认罪书。
1968年10月份,澳门街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周年。
1969年,妈阁庙面前的公交。
1970年,葡京酒店建成,主楼是葡萄牙风格的圆筒形建筑,这也是澳门的第一座五星级酒店。
1971年,议事亭前,楼顶的广告是维他奶。
1972年,由大炮台望向松山及松山灯塔。
1973年的澳氹大桥,此时氹仔仍然房屋稀少,大桥行车疏落,当时过桥还要收费。
1974年,新马路,马路中间还有只小狗。
1975年 澳氹大桥上的双层巴。1919年澳门开始有公共汽车,名为“自由车”。到1925年,称“街坊车”。1927年成立澳门歧关公司,承办全澳公共汽车服务。
1975年出现双层巴士,到1992年全部退役。图/澳门基金会
1976年的铜马广场,现在葡京酒店前的亚马喇前地。雕像的人是1846年的澳门总督亚马喇,正是他对华人征税、派兵捣毁中国海关,开始殖民扩张,后被望厦村民刺杀。
1977年,位于白朗古将军大马路的逸园赛狗公司,这里亦是莲峰球场的所在。澳门赛狗历史悠久,远在1932年已经有商人由美国引入赛狗活动。
1978年的观音堂,已经吸引许多人前往参观。
1979年,提督马路单车赛。
1980年,路边小摊正在烤着肉脯。
1981年,大三巴牌坊还是老城的高点,站在台阶上能眺望内港。
1982年,赛马车场里的比赛。在氹仔填海,于1980年建成赛马车场,同年9月6日揭幕开办首场赛马车博彩。图/澳门记忆
1983年的澳门街头。
1984年,BEYOND在澳门演出的旧照片。那时黄家强很胖,黄贯中还未加入。
1985年,位于港澳码头附近的公共泳场,后来因为城市发展而消失。
1986年,八仙饭店灭门案疑犯被捕。他被指控将饭店里的一家九口和一名员工杀害,坊间传闻他曾将尸体煮成了叉烧包,这就是后来《人肉叉烧包》的原型。
1987 年,洪馨椰子梹蒟发客的第四代传人李兴强接手。当时喜庆用礼椰的生意每况愈下,于是他开发制作新鲜“椰子雪糕”。这个爆款产品一直火到现在,是澳门才有的“老网红”。图/ins@cookingb
1988年,东望洋大赛。
1989年,英国人安德鲁在路环开了蛋挞店,改良了他在里斯本吃到的甜品,发明了澳门“葡式蛋挞”。(此图为近年照片 图/陈显耀)
1990年,澳门治安警察局乐队巡演。
1991年,街头等客的三轮车夫,旁边一头黄发的女子看向镜头,应该是位土生葡人。
1992年10月28日,亚马喇铜马像被吊离地面,结束了它盘踞了52年之久的基座,结束了它再中心广场耀武扬威的历史,被运回葡萄牙本土。图/澳门基金会
1993年,梅艳芳在澳门慈善赛车会上。
1994年,澳门街头的参茸海味店。
1995年,澳门机场启用,这是中国第一个填海机场。图/张耀棠,澳门记忆
1996年,商务人士一边看报纸,一边让鞋匠修鞋,阶级生活。
1997年,松山灯塔邮票。
1998年的松山灯塔。
1999年12月20日,议事亭前地上的民众庆祝澳门回归。
2000年,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一周年邮票。
2001年,澳门大学开始面向内地招生,澳门继续新一轮的人才融合。
2002年,中国澳门第一次参加第十四届釜山亚运会。
2003年,何鸿燊出资600多万,购回了圆明园猪首铜像,捐给了国家。
2004年12月,澳门西湾大桥落成,这是澳门回归以来最大的公共工程。
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被通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中国代表团起立接受全场的祝贺。
2006年,有50年历史的原澳门政府社会工作局办事处“蓝屋仔”面临拆除,在民众呼吁下最终得以保护。随着澳门经济发展和申报世遗成功,当地人更加关注本土文化。
2007年,澳门的中学里举行升旗仪式,这年,澳门规定免费教育从10年拓展到15年,也就是从幼儿一直到高中全部免费。
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澳门米价不断上涨,有居民为省钱提早“扫米”,甚至去珠海买米。
2009年,澳门大学在珠海横琴的新校区开工。同年,港珠澳大桥也正式动工。
2010年,澳门大学里的九龙壁,此时已建校9周年,2003年,澳门大学开设了博彩管理学士专业。
2011年,龙记酒家的负责人冯崇荣先生和员工们合影,然后点燃鞭炮,宣告经营了66年的龙记酒家正式结业。图/陈显耀
2012年9月9日,首届“世界旅游经济论坛”在澳门举行。当年,入境澳门的旅客人数为2800.82万人次。过去十几年来,旅游业成为澳门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澳门也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2013年,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启用。
2014年,澳门哪吒信俗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
2015年农历五月十八,是哪吒太子宝诞,澳门的哪咤庙会上香参神、巡游采青。
2016年,“大黄鸭”也游来了澳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澳门迅速从一个半封闭的城市变成了开放、新潮的国际都市。
2017年格兰披治赛车,发生了澳门史上最贵追尾事件,一连串改装级赛车大追尾,据说几分钟内就损失了上亿元。
2018年的星光书店,随着自由行开放,澳门街头的药妆店越来越多,餐饮、书店等服务本地人的店铺越关越多。
2019年12月8日,澳门国际幻彩大巡游盛大举行,旅游塔焰火璀璨。再过几天,澳门即将回归整整20周年。
很难想象,一个如此之小的城市里,却藏着如此之大的世界。
澳门的矛盾,来自于身份的变化:
从南海小渔村,到葡国殖民地,再到特别行政区,和如今的大湾区城市。因大航海而兴,又在四个世纪年后,因大湾区再次面向海洋。
中国最古老的现代灯塔东望洋灯塔,和远方的港珠澳大桥遥相呼应,澳门的征程,注定在无垠的海洋。图/陈显耀
因海洋而兴的城市,注定是包容的:
大腹便便的商贾,烂醉如泥的水手,失落的文人,逃难的难民……
每个人都在长久的漂泊之后,希望在这里有个安定的家。
澳门极尽繁华却不失生活感,或许来源于此。
更难得的,是澳门的这种包容没有岁月感。
澳门不是蹒跚的老者,不是壮志未酬的中年,倒像是一个有故事的少年。
他没有在沉浸在过去的岁月里,没有满腹抱怨、悲春伤秋。
而是心怀希望和勇气,目光坚定,大步向前。
他肯定有困惑,会迷茫,要面对挑战,要证明自己。
他也有稳定的社会系统,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有更具本土意识的澳门人。
这一切,来的正是时候。
澳门二十,正当时。
说明:
部分历史照片出处和年份不详,我们已经尽力核对,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版权声明:
文中历史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封面图作者:
作者 / 城君
封面照片 / 陈显耀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