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需要随时监控血糖数据,以便随时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居家测量血糖就是监控血糖的最好方法,但要注意测量血糖的精准度。在医院测量血糖时,往往需要将挤出来的第1滴血用棉签擦拭掉,而采用第2滴血测量血糖,以提高测量的精准度。
这样的方法是否适合居家测量的糖友?
由于医院人流密集度高,卫生条件有限,第1滴血可能存在被污染的情况,选用第2滴血测量就有着必要性。居家测量则能规避这些风险,只要测量前做好手部清洁,挤出来的第1滴血,被污染的概率就很低,对测量数据的影响微乎其微,完全可以选择第1滴血作为测量使用。
有人担心第1滴血在挤出来时会混杂有身体的组织液,影响到血糖测量的稳定性。这种情况确实可能存在,挤压时过于用力,不管是第1滴血,第2滴血,都有可能混有组织液。避免的方法不是选择第1滴血还是第2滴血,而是在取血时不能过于用力。
居家测量时也有一种情况是特殊的,有研究显示血糖值在10到20摩尔每升时,一二滴血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当血糖不在这一范围时,两者的差距较为明显,应该选择第2滴血作为检测的血液。
要想血糖测得更精准,仅仅注意一二滴血的选择还不够。测量血糖的时间也要注意,餐后血糖对血糖的监测有着重要意义,每次吃饭后的两小时采血测量是糖尿病人必须要做的一件事。餐后两小时的时间概念却有很多人计算错了,真正的两小时是从开始吃饭的第1口算起,而不是从吃完饭后才开始计算。
取血手指的选择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正常情况下,取血不分左右手,也不分哪一根手指。可为了血糖测量更加精准,选择平日活动量少的手指是更好的。比如无名指、中指以及小手指都是用得较少的手指头,在取血时感染的概率低,对血糖的影响也更微弱。
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另一个因素则是试纸。在选择试纸时,一定要选择和血糖仪配套的试纸,切不可胡乱选用。在试纸的保存上也要注意保存期限,凡是超过期限的试纸都不建议使用,在保存时要讲究干燥、密封以及避光三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外界因素对试纸的影响。
最后要说的一点就是测量的取值问题,单次测量再怎么谨慎也难以避免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则能减少误差的产生。平时血糖波动较为厉害的人在测量时更应该注意这一点,避免单次测量数据不准确。
居家测量血糖要比去医院测量血糖更为方便,也能减少情绪波动对血糖值的影响。可居家监控血糖一样存在局限性,血糖测量数据不准确是很多人遇到的问题,在测量的细节上就更应该注意,将每一个细节做到位了,能减少反复测量带来的疼痛感,也能让自己更好的通过血糖变化调整饮食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