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在《伤寒论》中是起首的方,因此后世称桂枝汤为“经方第一”,不仅仅因为桂枝汤位置第一,更是因为桂枝汤的功效强大。后世用一句话总结桂枝汤,“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实在精准到位。桂枝汤不仅仅是为发汗解表所用,更是调和营卫之方。
“营卫”是什么,《黄帝内经》中已经有过十分详细的论述。营卫是人体的两股气,人摄入的五谷之气,在脾胃阳气的消化下,被人体吸收利用,与聚集于胸中的宗气,呼吸自然界的清气,人体的元气,交相混杂,分起来是两股气,其实就是一股气,分布于不同的部位,发挥不同的功能。
“卫气”顾名思义,是守卫人体的气,主要分布于体表,胸腹的空隙之中;“营气”顾名思义,是营养人体的气,主要循行与血脉之中,周行于人体,常常与卫气并行,所谓“阴阳相抱,如环无端”。因为营卫遍布于人体,无部位不到,因此桂枝汤才有如此强大的功效。
桂枝辛温而能行卫气,芍药酸敛而补营,并且可以行营气,桂枝、芍药相互配合,可以调畅人体的营卫之气。生姜、大枣、炙甘草可以益气健脾,补充营卫之气。由此可见,桂枝汤配伍是及其巧妙的,阴阳搭配,补中有行,散中有收。这也是桂枝汤作为“经方第一”的原因。
桂枝汤变化一下其中的剂量,治疗作用就会改变,这也是经方令人着迷的地方。加用桂枝的量,变成了平冲降逆,治疗“奔豚”的桂枝加桂汤;加用芍药的用量,变成了缓急止痛,治疗腹痛的桂枝加芍药汤。加减药物更是变幻莫测,有加葛根,有加附子,有加茯苓、白术,有加厚朴、杏仁,有去白芍,我们接下来介绍一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上龙骨、牡蛎两味药材。医圣张仲景往往将龙骨、牡蛎同用,方剂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龙骨牡蛎汤,这些方剂有一个共同的治疗作用,那就是“惊”,可见龙骨牡蛎的主要作用是安神定冲。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本出自《金匮要略》,用于治疗“失精”(即现代所谓的遗精、滑精),因为龙骨、牡蛎可以涩精,配合桂枝汤调和人体的大环境,从而从根本上治疗失精。龙骨、牡蛎不仅仅可以涩精,同样可以止汗,桂枝汤的主症也是“自汗出”,因为人体营卫失调导致汗液不能正常,在调和营卫的基础上,更好的止汗,加强了桂枝汤的“止汗”作用。
经方大家曹颖甫先生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自汗、盗汗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曹颖甫先生认为“用桂枝汤本方,以和营卫二气,加龙骨牡蛎以收外浮之阳,故盗汗可止。若营卫未和,而漫事收敛,吾知其必无济也”
如果你认为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仅仅能够治疗“惊”,“汗”,“失精”,那就低估了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的作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人体阴阳,失眠的原因也有因为人体阴阳失调导致,中医称之为“阳不入阴”,因此以龙骨、牡蛎使芍药收敛的卫气,得以入于营中,于是睡眠转佳。
龙骨、牡蛎配合上桂枝汤,加强了桂枝汤的功效,使桂枝汤的作用更加有力,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桂枝汤的治疗作用,一两味药物的加减变化,便转化了治疗的方向,这才是经方的魅力与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