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日本人很多有名气,那在日本的中国人出名的都有谁?

2019-09-16   萝莉赛

作者:国艺藏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人在日本做了一个调研,日本人最敬畏的中国人有哪些?

名列榜首的有:《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智圣”诸葛亮等人。然而有两个人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一,这个中国人在日本称王,日本人为其立雕像,死后遗言成真

这座雕像正是一个中国人,他叫王直。

王直何许人也?日本人为什么给他设立雕像?

他曾经一度掌控了东亚和东南亚一带的海上贸易,并在日本占地为王。当时明朝的嘉靖皇帝为之头疼,而日本国的列位诸侯也都言听计从地顺从。

此人正是王直!

1501年,他出生于徽州歙县雄村拓林一个普通的徽商家庭。天资聪颖但不爱读书,对做生意很有天赋。

成年后,他和几个兄弟开始了贩卖私盐的生意。日子过得依然很苦逼,于是他慢慢地在东南沿海一带干起走-私的生意。

什么事的成因都有个天时地利人和,话说当时商品经济开始发达起来,海外各种物资需求旺盛,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地之间的交流也日渐频繁。

西方国家的殖民者和东洋人都在这一背景下做通商生意发了大财。

然而古老而富有的中国怎么能不被重视呢?

倭寇

王直正好充当了这一个历史性的角色,大刀阔斧地干起了海外“走-私”生意。之所以称之为“走-私”是因为当时大明嘉靖王朝的海禁政策特别严格,严禁一切非官方的海外贸易往来!

1543年,汪直在海上做生硝、丝棉和硫磺之类的土产生意时,抵达了日本的鹿儿岛县。

日本人被东方大国的大商船和大明儒商的派头惊呆了,羡慕的不要不要的。而正处于诸侯混战中的日本人对各种军H物资也需求旺盛,王直的贸易团队备受欢迎。

西洋商人手里把火枪也经由王直传入了日本,使得日本在后来能够建立起铁炮部队,很快地过渡到了热兵-器时代。

日本武士

嘉靖王朝的海禁政策一度严厉到了海盗海商都被作为了打击对象,汪直也流落到了日本松浦津,在日本的五岛建立了基地。

浙江福建一带讨生意普通百姓走投无路,只有投奔到王直手下。而处于诸侯混战中的许多失意的日本武士也对这个出手阔绰的大明儒商推崇有加。

很快,王直的队伍黑白通吃,发展成为了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海上贸易的总舵主。

自称“靖海王”,后又称“徽王”,并且把在自己日本控制的势力范围称为宋国

海盗剧照

他在日本占地为王,肆虐在东南亚一带,成为嘉靖朝头疼的“倭寇”,而日本各路诸侯除过对他推崇以外就只剩下不敢啃声了。

后来,胡宗宪被任命为新的浙江巡抚。朝廷苦于应付抗倭战争,便接受了他招降王直的建议。胡宗宪善待国内的王直的父母妻儿,和王直取得了联系。

王直也被胡宗宪的一番好意感动,不就是通商做生意嘛,只要朝廷放开海禁,能做生意就行了,谁愿意做海盗啊!

他开始配合胡宗宪消灭倭寇,并从日本回国。

倭寇肆虐地区

然而不幸的是半路杀出个巡按御史王本固,他利用招降的机会突然直接将王直抓捕并报送朝廷。

在狱中,汪直上了一道《自明疏》给嘉靖皇帝。

他陈述了海禁政策使得沿海百姓无以为生才下海为寇,希望嘉靖放开互市,不仅发展经济解决民生,还能从跟本上解决倭寇问题。

嘉靖帝剧照

然而,他的意见丝毫不能被采纳,判其杀头示众。

临刑前,汪直感叹:

“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

果然,在他被斩首以后,众倭寇群龙无首,没有约束,东南沿海一带再度陷入了严重的倭患之中,嘉靖苦不堪言。

海禁政策,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潮流,还滋生出走-私和海盗倭寇,这造成了大明朝和王直个人的双重悲剧。

倭寇

另外,对于日本而言,王直的经营管理和贸易发展使得平户(长崎县)从一个海滨渔村发展成为日本的海上贸易重镇。日本的火枪和后来的铁炮部队也源于王直的传入。

王直做为“东方商人”和“大明国的儒商”备受推崇,被日本商界视为典范。

日本当地为他修建了一座雕像以示纪念,每年都有隆重的纪念活动举-行。

参考文献:《明史》《日本一鉴》

二,王阳明,为何成为日本人发自内心敬畏的中国人之一?

王阳明像

先从一个人——朱舜水说起:

朱舜水——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齐名,是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之一

1600年朱舜水出生,王阳明离世快一百年了,但影响力仍然大,他是在“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交汇影像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继承了王阳明立足实际的精神,反对传统理学的空洞说教,提倡“学以致用”,于是他们逐渐创立了一个“儒学”的小分支,即“实学”。

1659年,朱舜水见反清复明无望。为了坚守汉民族气节,保全个人贞节,他只有离开,东渡到了日本。在日本,他的学问和德行受到欣赏和尊重,并接受“水户藩”的藩主聘请前往江户(即东京)讲学。

他提倡“实理实学、学以致用”,这种理念使儒家文化得到新的延伸,耳目一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水户的某所学校

朱舜水的“实学”儒家新理念引起日本人的兴趣,一些悟性较高的人顺藤摸瓜,注意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学问,进而追根溯源,对“阳明心学”产生了兴趣。

水户风光

朱舜水一共在日本寓居了二十多年,日本人以他的学说为核心,慢慢地出现了日本的“水户学”,容了中国的“儒学”和日本的“神道”。这种学说后来成为日本“明治维新”运动的启蒙思想,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说朱舜水在一定程度上,间接促进了“阳明心学”在日本的传播。

中江藤树:日本江户唯心主义哲学家。

将“儒道”与武士道结合,促进了武士道的进一步发展,被称为“近江圣人”。他从小就读《大学》、《论语》,15岁就成为中级武士,研读《四书大全》、《王阳明全书》,他在日本大力传播“阳明心学”,成为了日本阳明学的首倡者。

武士道

大盐中斋:日本江户时代哲学家,农民起义领袖。

他少年时学儒习武,1830年辞官回乡,专心于著述讲学。1837年,由于灾荒,民不聊生,他在大阪率领贫民起义,失败后自杀就义。他继承了王阳明和中江藤树的学说,主张以”孝“为德本,四书六经所述纷纭繁杂,但皆可归本于孝。

铠甲武士

东乡平八郎:被称为日本的“军神”,日本海军的“元帅海军大将”。

参与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担任“浪速”号舰长;并在1905年的日俄“对马海战”中,击败俄国海军,创造了世界近代史上黄种人打败西方白种人的“第一次”世界纪录。

舰队群

此人深为“阳明心学”所折服。正是他率领日本海军打败了俄国。他有一枚私人的印章,上面刻有七个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这对于日本普通国民和后世的学子们无疑是非常具有感染力和宣传力的。因此,这段佳话更是将“阳明心学”在日本的传播推向了高潮。

“阳明心学”在日本生根发芽,极受推崇,而在中国国内却门可罗雀。像这样一门伟大的学问,却几乎无缘于中小学课本,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文化上的遗憾。

编辑于 2019-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