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维)2月7日,湖北黄冈市新冠状病毒性肺炎确诊已达1897例,死亡32人;其中黄冈市英山县确诊53例,死亡1人。疫情告急!全县告急!疫情之下,从警31年的民警贺亚平,生平第一次经历了英山全县封城、交通禁行,第一次感觉春节过得如此忙碌和紧张。
英山县拘留所位于鸡鸣尖山脚下的"蟹子沟",远离喧嚣。所内日常管理非常严格,连续十八年无安全事故。贺亚平在监所工作了16年,算得上是拘留所的"元老"。每天三班倒的循环交替、周而复始,让他的生活日常也变得格外的简单,接班、交班、回家,不变的三老样。每天上班"两道门两道锁",一把锁违法人,一把锁自己,与外界半隔绝,也养成了他沉默寡言、埋头做事的性格。
1月20日起,英山县公安局全警停止休假、放假,全员到岗上班,监所须每班加派警力增强安全防控,拘留所警力不足,便从节前的三班倒变成了两班倒。对于58岁的贺亚平有些吃力,但从未松气。一上班,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全方位地卫生大扫除,及时地清理生活垃圾。他每天的必修课,便是给拘留所内的全体人员测体温,隔2个小时便对拘留区走廊和拘室消毒一次,引导在拘人员勤洗手、多喝水,加强锻炼,注意防寒保暖,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还时不时地组织在拘人员洗澡、理发、晾晒被褥……六十多米长的院子,每天来来回回的不知不觉地就走了1万多步。
1月31日,贺亚平值班,所长郑启告诉他,全市监所战线自2月1日起将正式启动全封闭管理,所有监管人员将一个月不准回家。考虑到他年龄偏大,又患肾病多年,郑启便让他回家考虑一下是否参与值班再答复。"没什么要考虑的,所里本来警力就不足,特殊时期,我更不能当逃兵。我要来,必须来。"也是,想着贺亚平每年去复查,不请假而直接请年休,想着贺亚平16年来,无论家里有什么困难,从没给单位提过任何要求,想着给贺亚平无论安排夜班还是白班,他都没有推辞,但凡有外地民警回家过年,他都还抢着顶班。郑启觉得问得有点多余。
2月1日早晨七点半,只见贺亚平拎着两个大包来所报到,准备在所封闭值守1个月。所里的同事开玩笔说,"老贺,带了什么,这么多的东西,你这是打算长期驻所吗?""干粮,干粮。"贺亚平淡然的答道。
一进监所,贺亚平找到郑启,一边打开包,一边摆弄着十几盒药,说"领导,有个事要报告下,我带了点日常药来,有些药还配有一些小针管,有些药需要低温存放,我申请放在厨房的冰箱里。"在得到郑启的同意后,贺亚平便去上班了。
2月6日晚十点多,郑启对监所巡查,路过值班室他发现贺亚平背对着门弯着腰站在那儿,走近一看,郑启惊呆了,却发现贺亚平正拿着个小注射器往自己肚子上扎。"所长,是胰岛素。多年的肾病综合症打了太多的糖皮激素,诱发了糖尿病,现在除了吃药,一天必须要打两次,才能把血糖控制在二十点以下。"看着贺亚平身上密密麻麻的小针点,郑启有点自责也有些担心,虽然知道贺亚平患肾病多年且每年都要去南京看病,却不知道糖尿病也如此严重,难怪他每天下班时,脸和腿都是肿的。"我的身体我知道,这是个慢性病,一时半刻不会加重,也不传染。我决不会因为这个拖全所的后腿。白天人多,打针不太方便,所以我晚上再打,你看,打一针,当补充能量,加个餐,挺好。"望着郑启担心的样子,贺亚平安慰道。
对于拘留所的防疫工作,有着丰富监管经验的贺亚平也隐隐有些担心。由于新建的拘留所正在装修之中,因为疫情耽搁,一时半会也无法投入使用,所内的很多设施都已老化,最主要的是民警休息室和拘室紧张,全封闭监管后,对新收拘人员全部单独隔离观察,一天中新收拘2—3人还可应对,一旦收拘超过3人拘室就有问题。所里目前有正式民警8人,辅警3人,现在两至三人住一间宿舍,民辅警虽有自我防护意识,但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必备的防护物资又极度缺乏。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涉疫的违法人员明显增多,新进的被拘人员靠体检和每日体温测试,也不能100%排除被感染的可能,最怕的是无症状人员携带病毒传播。而后续封停措施逐步解禁,社会人群逐渐活跃,执法办案恢复正常,监所收押和防疫、安全势必迎来重大挑战。
截止2月7日,所内一切状态良好,保持这种状态,是贺亚平和战友们唯一的心愿。除了工作,贺亚平还有一件高兴的事就是每天和儿子贺一雄隔着手机互道平安、互相鼓劲。贺一雄是公安局法制大队的一名辅警,现在每日在集中收治点上值勤,进进出出的都是确诊病人和高度疑似患者,风险很大。让贺亚平欣慰的是,儿子从始至终都未打过退堂鼓,还更加坚定了要报考公安类公务员的想法。
但无论如何,此刻即使困难再多,情况再复杂,带病坚持在一线工作的贺亚平和拘留所的全体战友们都只能是"想细想全想万一""加油加劲加实干",一心扑在工作上,全力防疫情、防事故、保安全、保稳定,努力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攻坚战、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