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卸任,看第一代互联网创始人,如何优雅的退出舞台?

2019-09-10     壹创新商学

2018年教师节这天,马云在一封主题为“教师节快乐”的公开信中宣布:“一年后的今天,也就是2019年9月10日,阿里巴巴20周年,我将不再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现任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将接任董事局主席一职。”

这一天终于来了,今年恰逢阿里创办20周年。9月9日,55岁的马云昨天现身阿里滨江园区看望老同事,并在今天宣布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

马云曾多次称阿里巴巴要成为一家活过102年的“百年老店”,却在企业刚刚20岁、自己还尚属年轻之际,宣布交接企业权力,急流勇退。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可以说马云这一选择是非常成功的,在功成名就之际能够全身而退,重新回归教育,从此江湖再无Jack马,只有马老师的传说,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

马云“退位”的底气,首先来自于阿里的合伙人制度现在已经呈现出一个良性的发展。马云于九年前亲手搭建的合伙人制度,从2013年马云交棒CEO开始,已经依靠合伙人制度机制顺利运转了6年。

现在的合伙人制度已经已形成一个紧密围绕于其的核心集体,为公司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如今的阿里集团,70后顺利成为中流砥柱,80后和90后在职场上面撑起了半边天,阿里体系"良将如潮"。这一套合伙人机制完美解决了企业传承发展的难题。

哪怕马云现在离职,阿里集团通过掌握董事会半数以上席位的投票权,仍旧能够将阿里巴巴牢牢掌握在手中。

其次,马云能够安稳退位,在于接任者张勇已经有充分的历史业绩在支撑。

从2007年首次加入阿里巴巴以来,张勇作为一个创造者的姿态,在一直试图变革阿里巴巴的道路上狂奔。

天猫是张勇的第一份业绩成果,2009年3月,张勇接手淘宝商城,4 个月后,商城事业部重新恢复独立运营,也是在这一年,张勇“发明”了双11,然后张勇以一个创业者的姿态主导了天猫平台的崛起。他打造的天猫“双11”活动,一经推出即成为电商行业的现象级商业盛事,并且至今无人可以超越,之后在2011年6月天猫成为独立平台后,张勇出任天猫总裁。

张勇所在的团队,在京东的强势围攻下,主导投资了苏宁、银泰等一系列活动,打造了新零售标杆盒马,接下来进行了一系列包括收购饿了么等活动。从一个巨型的商业公司再到一个科技公司,在主导阿里的变革道路上,张勇一直是先驱者,并且交出了一份堪称完美的答卷。

2018年的张勇说:要打造阿里商业操作系统,赋能商家,实现‘在数字经济时代,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如今张勇正果马云交过来的阿里集团,正在朝着这个目标而进。就连马云也曾经在公开信中明确表示: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交给他(张勇)和他领导的团队,我认为这是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最正确决定。

如今马云即将成功卸任,马老师此次并不是无准备之仗,而是在充分的考虑之下,光荣地卸下了自己的重担。马云对张勇能够接替他承担起阿里这个庞然大物有信心,不如说他这后面是长时间阿里集团对于合伙文化的铺垫,是对自己这10年来建立的人才队伍和迭代发展的接班人体系让他放心。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一手打造星巴克,成为国际咖啡品牌的舒尔茨身上。

舒尔茨1982年作为一名销售总监进入星巴克,一直到1987年,才开始担任星巴克的CEO,他也被视为星巴克真正意义上的创始人。

在他担任星巴克CEO的十余年间,舒尔茨一手主导了星巴克的发展和上市,使得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开店2000多家,市值增长了150倍。

在星巴克发展的辉煌时期,舒尔茨却没有恋战,毅然选择了离开。随后公司CFO奥林史密斯接任CEO一职位,星巴克开始了疯狂的扩张之路,一直到2007年,星巴克在全球的门店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公司运营却一团糟,再加上金融危机即将到来、同行业竞争者迅速地抢占市场。星巴克开始走下坡之路。

艰难时刻,舒尔茨临阵接棒,再次担任首席执行官,接过了危难中的星巴克。

重新掌权的舒尔茨分析公司发展的问题,裁撤门店,放慢脚步,同时推出了倡导健康、融入水果元素的新品类。经过大刀阔斧的改革,星巴克重回增长轨道:2013年,星巴克全球同店销售额增加7%,中国和亚太地区的同店销售额增长8%。

至此,舒尔茨终于能够卸下重任,在2018年6月,已经64岁的舒尔茨宣布正式退休。

舒尔茨曾说:我对星巴克充满热忱与爱,我会一直在星巴克服务,一直到星巴克不再需要我的时候。

这两位创始人的事迹都验证了一个问题,创始人的作用虽然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符号作用。但是天地间万事万物都会由盛而衰,达到极盛之后就要衰落,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当中。一个公司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运营的过程中,不能依靠某一种产品、某一个人,而是一个健全的制度。

回到最初,马云之所以能够如此潇洒的交接,就在于阿里确认的合伙人制度,合伙人制度可以让阿里在没有马云的情况下,合伙人也能对公司战略进行重大决策,确保阿里巴巴的使命和文化得以坚守和传承。

所以说真正有领导力的组织者,就要建立其充分的人才储备制度,和合理的接班制度,恰到好处的掌握规律拐点,在合适的时候急流勇退,让江湖没有我,依然会有我的传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pmyG20BJleJMoPMjZi6.html